第十六章 润州城下(2 / 2)

“所谓攻城,无非是集中兵力,大军压境,一鼓作气,直捣城楼。”

薛仲璋闻言也笑了一声,但魏思温没有理会,李敬业也察觉到了薛仲璋的不屑,瞪了他一眼,笑着对魏思温说道,

“那就依军师之计,明日大军齐出,一鼓作气,直捣城楼。”

“属下并不是说明日就要攻城。”

但面对众人,薛仲璋也不好发作,只能强忍着怒气,反问道,

“哦?魏军师认为有何不妥?”

“《孙子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润州城内守军虽少,但被蒙蔽的全城百姓,皆有背水一战的气势,今者我大军五万,以此观之,绝无十倍于敌军,贸然分兵围城,无异于置大军于险境,若敌军合兵一处,击破一处守军,必然士气大减,有损战力!”

魏思温顿了顿,“况且,我等起兵勤王之事已经天下皆知,朝廷必然会派大军前来,现在说不定已经离扬州不远了,此时分兵围城,以求敌军粮尽,颇为不智,倘若被大军围困,大事休矣。”

薛仲璋此时也意识到自己之前提出的策略有多蠢了,但他却死活不承认,红着个脸在那里不吭声。这时候,就得李敬业出面了。

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

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这是郑东信中给骆宾王留的第二首,骆宾王觉得这首诗没有什么太多的情感,几乎都在写景,念出来也没什么影响,还能给自己提升声望,这首诗真是太棒了。

骆宾王还给这首诗附上了自己的理解,拱手对李敬业说道,

“依属下看,无论润州城防多么顽固,但扬州已在大都督手中,此时列兵润州城下,一定会马到成功的。”

昨天在扬州的那场争论,李敬业选择了薛仲璋,为了制衡属下,李敬业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会选择魏思温的谋略的。

就算魏思温说的狗屁不通,也要在言语上,精神上支持一下魏思温。

这也是他单单把唐之奇留下,而把魏薛二人带在身边的原因,就是防止任何一方对自己不忠而在集团内部出现分裂。

于是李敬业先是对薛仲璋使了个眼神,然后用笑声解围,再对魏思温说道,

“军师所言极是。但不知军师有何良策?”

李敬业被骆宾王夸的很是享受,对骆宾王大加赞赏。

薛仲璋表面上附和着李敬业装作开心的样子,心里却对骆宾王的谄媚的作态很是不屑,于是他决定从魏思温身上找回场子,

“骆参军好文采,真不愧有“神童”之称!但不知魏军师心中作得何诗?”

“在下不曾作诗。”魏思温见终于到自己发言了,上前一步,“但在下对薛司马的围城之策有些疑问。”

薛仲璋就知道会是这样,心说好你个魏思温,在京城的时候你什么都听我的,到了这里你却处处跟我作对,亏我还把你当成好友,你哪里对得起“刎颈之交”这四个字?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