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六章 虎视太虚(求订阅求月票)(3 / 5)

妖女哪里逃 开荒 2675 字 5个月前

麻烦的是粮贱伤农,如果百姓手里没有足够的银钱,就没钱购买工业品。

南北直隶的绝大多数的勋贵武臣,也大多被诚意李家与神器盟那些工厂的巨利诱惑,陆续投入重金参建工厂。

李轩预计这阻力会很大,不过还不至于大到他兜不住的地步。

李善长不由暗暗一叹,知道这位陛下心意已定,自己是没法阻止了。

他抱了抱拳:“陛下如果一定要变法,那就务必要掌握地方的风评舆论,不能让地方士大夫操纵,愚弄煽动百姓与朝廷为敌。还有,最近粮价大跌,可能会影响棉布,毛纺织品,皮具与铁器的销路,还请陛下慎思之。”

那些什么丝绸,瓷器,纸张之类,李善长不担心,这些是富人用的东西,从来不愁销路。可棉布与皮具,铁器之类,主要还是平民百姓在购买。

其实论理来说,粮价大跌也有一个坏处,会导致百姓种田的积极性不高。

可大晋百姓对土地的渴望实在惊人,今年朝廷以新铸银元购买的那些田地,往往都是刚公示出去,就被百姓哄抢一空。且大多都是选择十年之内偿清购地贷款,而不是更优惠的二十年,三十年。

让李轩无奈的是,这些田地目前都被地方的关系户瓜分,到不了真正的平民百姓手里。

考虑到此时大晋朝廷的统治力不可能达到后世的水准,李轩没有深入追究。他只能盯着田籍与户籍,保障这些田地不落入到地方大户手中。

而唯一让所有百姓受益的方法,就是更多的田地——多到让地方官吏上下其手都无利可图的田地。

而最近在南京与天津,各种棉纺厂与毛纺厂,都是一窝蜂的在建。

预计李轩开始变法之后,会有更多的财富挤入到这些行业。

李轩闻言也面色微凛,心想这确是个问题,不能不慎。

对于地方的风评舆论,李轩早就有了布局,他同意涂山君的降服,就是为那遍地开枝散叶的涂山狐族。

两年来李轩屡屡参与讲课,大肆收纳学生,也是为在地方形成学派。

所以李轩在制定‘田地累进税制’时非常狠辣,一户人的田地超过一百亩,就要增加两成的税收。超过五百亩,则是五成。

这不但是在逼迫地方豪强卖田,也是在逼迫他们分家,拆分宗族。

对于勋臣与武人,李轩则留有余地,所有功勋田与军田,在累进税制之外。

不过按照这规矩,诚意伯府的田亩也得售卖一大半,否则每年会亏空数十万两。

幸在这个时候,诚意伯府已经不依靠田地赚钱。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