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宋新文化之话本(3 / 4)

“李邦彦不是抄家抄的一干二净吗?他还有钱贿赂你?”赵桓啧啧称奇的说道。

大宋皇城司的察子们,掘地三尺的功夫还是不到家啊。

“这次官家误会臣了,臣就是见猎心喜,这书还没写完,就被臣拿过来,倒是没有收钱。”赵英笑着说道。

赵英这不贪污,朝臣们还以为赵官家又要大发雷霆呢,保持内廷和外廷和谐,靠的就是畸形的行贿受贿。

“着令李邦彦,按照‘言非无根,听之有益’的基调去做。”

赵桓还是做了指导,改编不是胡编,戏说不是胡说。

要对大宋民众有益,才值得去费劲的发行。

他相信李邦彦会明白自己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把事做好。

赵桓最近也接触了不少的国政,其实做一个贪官满难的,上下打点,人情世故一个不拉,都要处理好,否则做不了大贪官。

“最近李邦彦是不是还在书坊做事?”赵桓问道。

赵英点头,说道:“士美的书坊,上周是各大书坊的榜首,出了好大的风头。”

“你让他把这107本的话本仔细研读一下,加上标点,让其更加通俗易懂些,然后分门别类的进行刊印。”赵桓将札子扔给了赵英。

他给大宋书坊找了个总编。

李邦彦很显然是不能出仕了,他现在还在汴京,并不是赵桓还有心杀他,而是害怕李纲出事,没有替换的人手。

李邦彦无疑是个大贪官,但也是一个有才华之人,经过此次大起大落之后,他也相信李邦彦明白这次机会的难得。

如果要是自误,那赵桓不介意砍了他。

反正陈东和欧阳澈这些太学生,也不是不能用,大宋书坊离了李邦彦不是不能过。

如果李邦彦能够切实把大宋书坊办好,李邦彦就可以改名李榜样,作为浪子回头的榜样。

赵英眼珠子一转,掏出一本书来说道:“士美这《东周列国群雄演义》快写成了,全文十多万字,臣觉得不错,带在身上,官家要不要看一下?”

而现在中书舍人赵鼎的种种表现,足以让赵桓放心,所以李邦彦起用的机会更加渺茫。

但是这么个一肚子的墨水的前太宰,就这么放着也不是事,做个书坊的总编,也是不错。

一百零七本话本,分为灵怪、烟粉、传奇、公案、兼朴刀、杆棒、妖术、神仙等八种。

但是其中有些是不适合大宋书坊刊印发行,这里面的度,就需要李邦彦去把握了。

“小说者,虽为末学,非庸常浅识之流,有博览该通之理。”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