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三章 达则混吃混喝,衰则反咬一口(2 / 4)

陛下要求大明变得更好,这个夙愿同样也是于谦的夙愿,但是说大明不如两宋,于谦是绝对不会赞同的。

就这些粪霸、水霸之类的东西,在正统年间,算是个事儿吗?值得陛下费心费力,还讲尹索寓言?

那会儿比这重要的事儿海了去了,哪里值得皇帝和宰执讨论这东西该怎么治理。

正统年间,需要讨论的是关乎大明生死存亡的亡国四祸,君出、虏入、播迁、党锢;亡国三兆,政怠宦成、求荣得辱和人亡政息。

于谦的意思是这个问题,也是大明百万人口的大城越来越多,这是发展中的问题,不仅仅是势要豪右这些朘剥者在牟利。

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新问题,总要有新办法。

朱祁玉两手一摊说道:“所以两宋朝廷有钱啊,坊郭户搞十等分,乡村户搞五等分,坊郭户收屋税,乡村户收田赋。”

“不仅如此,这城里还有粪霸、水霸、薪霸,两宋朝廷官办专营,把这个钱赚了,到了咱大明,骂名朝廷担了,这钱却捞不到。”

大明这是两头捞不着,百姓这头挨骂,面子丢了,这钱没赚到,里子也丢了。

广州酷热,每到六月天的时候,就是饮水需求最旺盛的时候,这个时候,八十文的甜水,还会涨价,翻番的涨。

广州府知府邵光就曾经上书痛斥:高抬水价,不过井户各分地段,借口天旱以虐人耳,岂真旱魃之虐哉!

邵光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好请求场外援助了。

这种甜水坐地起价,在六月的时候,一担水就变成了一百六十文,十斤猪肉。

问题就来了,这些水夫结成的帮派,往往跟百姓们说,天旱了、天热了,甜水都得送官署,他们也没有办法。

能征善战,南平倭北制虏的戚家军,最后的结局居然是发不出军饷,军卒要军饷,军官通知“明日领饷,武器不要带”,结果轻信之后,戚家军被镇压兵变。

两宋虽然不要脸,但他们朝廷富硕不是?

于谦不太赞同陛下这个观点,立刻就说道:“那咱大明也没有一百八十年四百起攻陷州府的民变,也没有两百万厢军的冗兵啊,陛下,有利有弊吧。”

“相比较之下,还是大明好,虽然走了些兴文匽武的弯路,现在也都好起来了。”

“那是。”朱祁玉对于谦的说法是认可的,至少景泰年间的大明,因为加剧了对外朘剥,百姓们稍微喘了口气,波及数省、贡献州府的民乱确实没有。

甜水的价格,甜水的供应,都是赶车挑水的车夫们决定的吗?并非如此,是他们身后站着的那些势要豪右们在借着天时涨价罢了。

这假道学向来如此,古人善则归君,过则归己;如今这道学,便是过则归君,善则归己。

朱祁玉来到广州府的时候已经六月份,正是这水价高企的时候,广州府事三令五申,追查了几次,结果都是无果而终。

于谦犹豫了下说道:“广州府担水夫逾五千众,松江府担水夫逾三千众,京师亦有三千,陛下,这鬻水之事,自两宋就已经普遍起来。”

“这城里的人越来越多,这衣食住行,都是活着的必要之物,自然有人在里面囤货居奇,并不意外。”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