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小饭馆 第53节(1 / 4)

长安小饭馆 樱桃糕 3128 字 5个月前

邵杰把小碗里那两口荞麦面条吃完,拿帕子擦一下嘴。

沈韶光笑眯眯地明知故问“邵郎君吃着可还适口?”

“好吃!”邵杰赞叹,“只可惜——”

可惜什么?沈韶光提起精神,听他提意见。

好赖算是过去了,沈韶光舒口气,摸摸新做秋装上绣纹,未来两个多月,是长安最好时候。等进了十月,早晚下起白霜来,便有些冷了。

沈韶光微提松霜绿裙子,坐下,抱起明奴慢慢顺毛。这松霜绿带着点秋厚重,就如那天午后从城外回来远眺看到颜色一样。衫子是乳白色,比明奴毛色要柔和一些,做成胡服窄袖款式,免得又被某人拽住了。

想到那日,沈韶光颇有些悻悻,觉得自己忒给二十一世纪新女性丢人……大概,穿越久了,灵魂也古典保守了?

不过那日溜达一趟也不是全无收获,比如吃到了新鲜煮豆子,好吃蒸猪肉,有点后劲儿村酿,其中最值得一提是荞麦冷淘。

用井水淘过荞麦面条,带着微微涩感和麦面清香,有嚼头儿,拌着芝麻酱、清酱汁、醋、蒜吃,特别清爽。

“店家!”外面走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穿士子白袍儒生,那袍子都成了灰了,手里拿着酒葫芦,“麻烦把这个装满。”

看店里一共两张桌子都坐了人,这儒生便不坐,店家郎君去外面河边揪了小荷叶来,给他包了一包煮毛豆子,一个面饼,儒生把饼装在身上背布囊里,捧着豆子,拿着葫芦,在门外上了驴,慢悠悠地走了。

沈韶光看那潇洒背影,不由得笑了,不知这位先生诗写得怎么样,但这诗人范儿是足足。

林晏看她。

沈韶光道“蹇驴破帽,一壶村酿,半包毛豆,这位先生洒脱得紧啊。”又看看吃饭一板一眼,从来午食不饮酒林少尹,都是儒家弟子,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在坊里米粮店,沈韶光没见过荞麦面,西市或许有,但沈韶光暂时懒得去找了,便与那店家娘子买一口袋荞麦回来。

于是这两天,沈记主人和客人桌案上,便常见荞麦汤饼身影,冷淘、热汤,炝锅、打卤,炒、焖,粗、细,婴儿指头样儿,猫耳朵形状……各种花样儿。

邵杰躬逢其盛。吃一筷子荞麦拌面,嚼一嚼,又吃一筷子,对沈韶光连连点头。

他吃是鸡丝拌面。荞麦面有些粗涩,故而吃时候,要么过冷水,使其爽利,加麻酱蒜醋之类料子拌着吃;要么配浓郁香腴肉汤,以掩盖它粗涩。

鸡丝拌面却又不同。鸡丝用蛋清抓过,又裹了芡粉,温油下锅滑制,然后用猪油加一点银针豆芽爆炒,放一点奶汤,勾薄芡,快速出锅,这样做出来鸡丝极滑嫩。再配一点胡瓜丝,与这筋道涩感荞麦面同吃,舌畔齿间会有异彩纷呈感觉。

林晏微笑,淡淡地道“你诗意洒脱就好,我负责俗世俗务。”

沈韶光觉得,这村酿后劲儿挺大,有些上头。

第76章 酒肆的扩张

过完了七月半,连绵了好些日子阴雨天结束,暑热也已消散,太阳在中午时有些晒,但也已不是“烈日”,天瓦蓝瓦蓝,飘着几朵白云,又有习习秋风,长安怡人秋,终于来了。

沈韶光回想这个过分炎热夏天,有点心有余悸感觉,谁能想到因为高温,竟然弄得满城风雨,天灾差点变成,更殃及了自己这条小池鱼。相对比,前面半个多月阴雨,衣服发霉,墙上透着水汽,倒不算什么了。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