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板升城外(4 / 4)

俞大猷不打算在这里浪费时间,他的选择也很简单,休息一晚,第二天一早趁着板升城开城门的时候以一部人马易服,扮作蒙古人抢占板升城城门,然后各部冲杀进城去。

俞大猷现在料定板升城内的白莲教匪应该不会想到明军会在俺答汗进攻宣府的时候跑到这里来,正是松懈的时候,正好杀他个措手不及。

那士兵回答道。

“城里现在人也不多是吗?”

俞大猷又问道,城里的汉人,严格说来都算是叛国,可不是光指白莲教徒。

来之前,李文进那话的意思俞大猷自然听得明白,只是他不想造下太大杀孽。

现在知道据说近十万的板升城里现在居然没多少人,大部分都去大青山口外避暑,现在都未归来,这样的话执行了李文进的命令就变得可以了。

其实这并不奇怪,遁入草原的汉人大多数在这里开垦耕种土地,但是也有少量被吸收进了俺答部军队里,而长城周边的蒙古人,一些因为受到蒙古族内贵族欺压,或者为了更好的活着而选择投奔大明。

实际上,大明建国之初,明军中就有蒙古人的存在,而在成祖朱棣时期,还专门为收编的蒙人组建过专门的军队——三千营。

随着这个士卒的讲述,俞大猷也大概明白了板升城是个什么样子,大概就是和边镇的县城差不多的样式。

不算高大的土墙充当着城墙的作用,城门有包砖,显然也是为了加强城墙的防御,但是没有吊桥,也没有护城河,只有为修筑土墙时取土挖出来的一条土壕做为城墙外的防御。

至于关闭城门的时间,则是在日落时关闭,和内地关城大抵内似。

只是,之前那士卒口中知道,城里看不到多少蒙古人青壮,这也意味着这次出征的首级之功怕是会比较少。

明军中虽然有杀良冒功,但是毕竟汉人和蒙古人本身长相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所以只要严格监督,边镇将领想要混功劳其实是很难的。

既然不易,做来又有何意义。

现在城里大多数都是白莲教匪的话,俞大猷就打算按照李文进的意思行事,只希望城里有白莲教匪首,最好是朝廷都知道的人,否则这次功劳就要大打折扣了。

“通知所有人,今晚早些休息,养精蓄锐,明日卯时开饭,然后突击板升城。”

“你说板升城周围没有看到俺答部的军队,只有汉人士兵在把守城墙?”

俞大猷在士卒讲完以后好奇的问道,这很出乎他的理解。

这里可是大草原,而且还是土默特部的控制核心区域,俺答汗出征就这么放心把这里交给白莲教徒守卫吗?

虽然蒙古人没有王城的概念,在他们看来,有俺答汗的地方就是王城,可这里比较是俺答汗长期驻留的地方,象征意义可是不同。

“没有,大汗的部队都带走了,听说还带走不少汉军.....嗯,应该是白莲教军队去宣府助战.....”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