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安郡王妃轶事 第41节(1 / 2)

诚安郡王妃轶事 鸣嘤 2504 字 5个月前

这下是真尴尬了,丁大哥不知道汤秀雯就站在边上,当着人家的面说出这番话。赵玉笙急得不行,担忧地看向汤秀雯,却见对方脸上阵红阵白,眼眶微红,竟似要哭了。

作者有话要说:

年底活动,回家晚了,脑袋晕晕,写不下去了,亲们将就着看吧。

徐蓉恨得咬牙,根本不想过去。奈何身为东家,且大庭广众之下不好拂了元倓这个郡王爷的面子,只好耐着性子走了过去。那庞翠儿紧跟着元倓,远远地望见了赵玉笙,顿时脸上摆出一副炫耀得意的神色,直弄得赵玉笙就跟吞了苍蝇一般地恶心。

她不禁暗道晦气,想看的丁大哥没碰到,不想看到的恶心玩意却在跟前蹦跶。正好汤秀雯也买得差不多了,她便提议打道回府,不等徐蓉了,汤秀雯自然是点头同意。

赵玉笙让秋桂向徐家的下人打了招呼之后,就和汤秀雯走出了铺子。结果却在门口不远处碰到了方子敬和丁蔚。之前那次赵玉笙只是在船上远远地看到丁蔚,如今近距离地接触,不禁激动得手脚发抖,费了好大的力气才维持住表面的平静。

丁大哥个头似乎比当年高了些,身板也更魁梧,眉目却没多大变化,还是脸色微黑粗眉大眼的模样。眼神虽比过去更加沉静内敛,但那股子温和慈悲的劲儿却还在。他因为在巡街,穿着武将的袍服,腰间挎着大刀,渊渟岳峙地自然给人一种值得依靠的安全感。

“赵四姑娘,这就走了,蓉姐儿怎么不来送送你们。”方子敬抬头看到赵玉笙,心里奇怪忍不住询问。

赵玉笙不由暗自冷笑,这时代等级森严,婚姻最是讲究门当户对。自家胞姐一心嫁元倓这草包虽说家里头不同意,但轮门第胞姐好歹还是有些底气的。而庞翠儿一个给人做奶娘的女儿,总不会天真地以为单凭应氏对元倓的恩情就能让元倓娶她了吧。

不过娶正妻讲究门第,纳妾就不必了,元倓那种货色当初能对自己说出“纳你做个妾室”的话来,将庞翠儿收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兴许元倓的郡王妃还没进门,这庞翠儿就先和他有了首尾。所谓的尚在孝期,也不过是骗骗世人罢了,只要不弄出孩子来,御史们都弹劾不了他。嗯,忘记了,人家有太后姨妈皇帝表兄罩着,即便御史们弹劾也不怕。

汤秀雯与赵玉笙说话,察觉她心不在焉地直往那边看,不禁也好奇地看了过去。看完后悄悄附在赵玉笙耳边道:“笙妹妹,你认识那边的姑娘吗,怎么老看那边?”赵玉笙摇头,搪塞道:“不认识,不过觉得那姑娘满头珠翠太晃眼而已。”

汤秀雯抿嘴一笑:“这有什么稀奇的,那是甘州辽安城中首富万家的嫡出姑娘,她家最不缺的就是银子,满头珠翠又有什么稀奇的。”

赵玉笙正要解释,方子敬身边的丁蔚却小声嘀咕道:“赵四姑娘,这位就是赵四姑娘啊。”赵玉笙心里不由一沉,丁大哥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了,他跟元倓那恶心玩意吃住在一起,八成是从那人嘴里听到了自己的许多“光辉业绩”。

别人怎么看,赵玉笙并不是很在乎,可丁大哥若是也用鄙视厌憎的眼光看她,赵玉笙却受不了。她心头悲愤,明明丁蔚声音极小完全可以忽略,但她却抬头直视丁蔚,微笑道:“这位将军,小女子自信从没见过你,你怎么会这么说呢?”

“啊,不是,姑娘别误会。”这位赵姑娘耳朵还真是尖,明明自己说得那么轻啊。丁蔚一边腹诽一边解释道,“这不是听方老弟说,中元节晚上,赵姑娘英勇无畏,愣是从阎王爷手中救回了那倒霉落水的姑娘,所以丁某心头对姑娘又是感激又是敬佩。”

原来是这样,自己误会了丁大哥。本来嘛,以丁大哥的人品,看待事物自有自己的判断,断不至于完全相信元倓的鬼话。赵玉笙心头的郁愤瞬间消散,立马做羞涩状道:“什么感激佩服,小女子可不敢当。”

方子敬笑眯眯地道:“当得起,当得起,你要知道那晚我和丁兄负责那一片水域,若是淹死了人,咱们两个是要担责的。”丁蔚点头附和道:“是啊,也不知道是谁家的莽撞姑娘,放个河灯居然都会跌到水里。幸好赵姑娘你救了她,不然咱们两个可就叫她给连累了。”

赵玉笙原本是随口拿紧挨着庞翠儿的姑娘做借口,没想到汤秀雯居然认识她,为了不穿帮,只好顺着话头问下去:“雯姐姐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莫非认识那姑娘?”

汤秀雯悄声道:“笙妹妹忘记我是从辽安城来京都的了。要说这万五姑娘也真是一言难尽,出生武将世家,家里头又极其富庶,模样也算出挑,奈何她有羊癫风的毛病,如今都十八岁了还未许人家。”

听到这话,赵玉笙不禁多看了那不幸的姑娘几眼,却见对方揽住了庞翠儿的肩膀,两个人头靠着头正对一块湖绿色的绫罗指指点点,显然关系匪浅。

她不禁惊诧不已,这庞翠儿可是一直在京都长大的,居然会跟万五姑娘这般熟络,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认识的。她厌恶元倓厌恶庞翠儿,当下对这万五姑娘也就没有兴趣多了解了。

毕竟是自己邀请的赵玉笙和汤秀雯,没道理半途将人撇下不管,徐蓉在后院呆了一阵就出来找赵玉笙她们。几个人兴致勃勃地正说得高兴,元倓却使人过来叫徐蓉过去,说是万五姑娘初来京都,不明白京都贵女们都流行穿什么样的衣裳,请她帮着参详参详。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