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世界人民解放军(八)(2 / 3)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3393 字 3个月前

方法论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会对1系列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系统总结并最终提出较为1般性的原则。

卡尔教授问道:“德国的经济发展与中国解放世界之间有什么类比么?”

“从地缘政治分析,先要理解到世界各国的自然条件都不相同,所以即便是征服世界,想对各个国家与地区进行治理,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我之所以举德国的例子,是因为各个国家在同1个时间内,最优化的生产力高效配置的方式都不相同。

既然中国的理想是解放世界,在中国获得了世界经济主导权,让世界各国国内的生产力都能最优化配置,就可以实现中国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根本不需要中国去征服世界。

赵天麟挤兑起卡尔教授,“我就不这么看。卡尔·马克思关于经济的各种方法论中,有1条非常有意思,你们德国就采用了那种方法论。”

“愿闻其详。”卡尔教授稍微有点赌气的说道。

“先进的经济制度所拥有的共同特点,就是将生产力进行最高效的配置。落后的经济制度则会制定最有利于统治阶级的运行模式。统治阶级们为了长久的利益,很自然的选择控制力,很自然的将经济运行搞成类似奴隶制的模式。

在沙赫特时代,德国经济配置效率极高。到了戈林主持经济的几年,配置效率就低了。不过戈林的政策属于目标驱动型,由于戈林真的知道德国需要什么,效率虽然低了1些,但是目标明确,效果很不错。

等到德国打赢了西欧战役,就变成了内部的统治阶级们瓜分胜利果实。尤其在德国占领区,只要不是被纳入到战争目标驱动领域的经济都出现了很强烈的异化问题。

卡尔教授很感慨的说道:“赵先生,我对于何锐政府以及中国人民有着极高的评价,尤其是在道德方面,何锐政府以及中国人民的复仇情绪并没有让中国走上成吉思汗的老路。”

这话发自内心。纳粹相信,优等种族不只有权利,更有义务征服甚至消灭劣等种族。他们相信种族斗争符合自然法则。纳粹的战略构想是占主导地位的德国民族统治异族人,特别是斯拉夫人和所谓亚洲人(他们指的是苏联中亚地区人和高加索地区的穆斯林人口)。在他们眼中,这些异族人天生劣等。为了宣传,纳粹往往把这1战略构想粉饰为从“东方”或“亚洲”野蛮人及其犹太领导者和组织者手中拯救西方文明的十字军东征。

以中国的悠久历史以及当下拥有的强大力量,何锐如果以复仇主义鼓动中国,完全可以让中国现在的战争更加血腥。变成成吉思汗那种“身高过车轮者皆杀”的事情未必不会发生。

赵天麟点点头,“这就是我最钦佩何主席的地方。他已经越过了复仇主义的层面,他所努力的所有方向都是为了将人类文明推进到更高层次。卡尔教授,在我看来,人类世界新文明的拂晓已经在眼前,我们完全有可能在并不久的未来,亲眼看到人类文明的破晓。”

卡尔教授摇摇头,“我认为想让世界进入全新的时代,就必须先征服整个世界。”

所以海德里希之所以在好几个地方当总督,就是希特勒看到了问题,自己却解决不了,只能让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去解决。

我听闻希特勒将海德里希当作继承人来培养。这种时候难道不该让海德里希留在德国国内,迅速熟悉更多工作领域,从而接过希特勒手里的1部分权力么?”

卡尔教授1直觉得赵天麟是比较纯粹的学者,此时听赵天麟评价德国局面,突然觉得赵天麟的确是中国的前副总理。这些评价非常犀利,的确把握住了政治的核心部分。

而且赵天麟并非是用先射箭再画靶的模式,而是采用了方法论的模式分析,至少在卡尔教授听来,更具有说服力。

方法论,就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说明“怎么办”的问题。

“卡尔教授,您对卡尔·马克思的学说有什么评价?”赵天麟问道。

卡尔教授迟疑了1下才问道:“你说的是共产国际推崇的卡尔·马克思,还是中国推崇的卡尔·马克思?”

其实这两个马克思是同1个人,不过当下的世界的确出现了两种马克思的形象。革命派推崇的马克思是1个主张摧毁1切旧秩序的革命家,中国推崇的马克思则是1位知识渊博,能力超群,并且向全世界提出了先进方法论的大学者。欧美各国都对革命派推崇的马克思极力打压,却又不得不被中国推崇的马克思所吸引。

眼见卡尔教授有些顾虑,赵天麟笑道:“你就说说你感兴趣的那个卡尔。”

卡尔教授又想了想,不情不愿的描述道:“那是1位古典经济学家。”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