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章 为白人至上主义而战?(十一)(2 / 3)

文明破晓 绯红之月 3342 字 1个月前

马歇尔走人,艾森豪威尔成为了备选。不管是支持艾森豪威尔还是反对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就接到了这个极为难受的任务。

艾森豪威尔知道这个任务非常艰难,内心甚至期待麦克阿瑟出来捣乱。却没想到麦克阿瑟不仅不反对,甚至对记者们公开表示对艾森豪威尔的高度评价。

当记者询问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是否有能力独立指挥大规模战役?麦克阿瑟笑道:“我作为总参谋长,自然坚定的支持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的战役。我很乐见优秀的年轻军人承担重任!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0。在老兵凋0时,自然需要有年轻军人守护国家。”

看到了报道后,艾森豪威尔心中大骂麦克阿瑟就是个老滑头!这么公开的支持,会削弱那些麦克阿瑟反对者的敌意,而被推上前台的艾森豪威尔就没了退路。

但何锐却认为,必须打心理战。现在美国军队要与中国交战,得出国作战。这种内心的自我设限,会让美军的战争意志受到很大影响。

胡秀山觉得自己说服不了何锐,却还是对这种看法保留自己的看法。在胡秀山看来,战争都打到这样的程度了,继续守住这样的底线就显得有些迂腐。

但身为军人,胡秀山必须服从命令。所以胡秀山按捺住了内心的冲动,继续准备着已经开始的过冬计划。

加拿大的纬度比东北还靠北,虽然沿海地区有太平洋暖流,使得温哥华等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也就是0度。但是过冬的准备必须完备。

眼看着要到双10节了,胡秀山却没有准备在此时给何锐发去庆贺的贺卡。虽然说不清楚原因,胡秀山感觉到何锐对于双10节好像非常不满。之所以没有修改国庆日,完全是因为何锐自己1度使用双10节作为国庆节,形成了惯例。

1线士兵们对于如何发挥作战装备威力以及执行战术时候的遗憾很有感触,即便大部分新的看法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但是中国军队本身受教育水平高,军官们大多都是基层出身,又接受过军事教育,对于各种作战方式的研讨有着遵循了逻辑学的方式。

逻辑学的要点并不复杂,逻辑形式有效,命题形式正确。对于穿越在生死线上的军人来说,这种事情开不了玩笑。军官们将这些想法经过科学分析后,就拿出了不少针对性比较强的新作战技巧。

每1支部队的实验性思路都不相同,但是对面美军相较中国军队显得过于僵化保守。美军的进步全都是针对中国战术制定的应对手段,当对面的中国军队突然改变了战术方式后,美军立刻被打蒙了。

尤其是在山地作战中,中国6军不惜成本的使用直升机作为部队运输的主力。中国军队的运输效率达到了美军的10倍以上,转眼就能集结大量部队从各种角度发动进攻。10天内,美军在美加边境线的加拿大1方的顽固高地都被中国军队攻克。

中国的炮兵阵地假设在这些高地上,对着美国境内的目标开始猛烈轰击。尤其是火箭炮部队,可以通过大角度曲射的方式打击另外1座山峰后的目标。根据空军的观察引导,只是3轮齐射,就将美国靠近加拿大边境14处铁路桥梁击毁,暂时中断了美国沿边境线的铁路运输。

而且修改国庆节的日期,在政治上意味着与前朝彻底决裂。如果没有1个非常说得过去的理由,便是何锐这样的政治声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何锐这样的人,自然不会因为个人情绪而消耗政治声望。

胡秀山觉得只要何锐打赢第2次世界大战,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制定新的国庆日。此时胡秀山要做的就是完成第2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北美战役。

10月1日这天,胡秀山接到了报告,侦察部队发现英美联军有些异动,好像要加拿大境内对中国国防军发动进攻。

胡秀山觉得这是1个好消息,防御战总会比进攻更容易。中国国防军现在最短板是兵力不足,后勤压力极大。防御战恰好能减少这两者的不利影响。

指挥这场进攻的是艾森豪威尔。之所以被架上火烤,很大原因是美国政府以及国会内都有人不待见麦克阿瑟,意图找到能够替代麦克阿瑟的人。之前罗斯福内阁中还有马歇尔这个人选,却没想到马歇尔竟然是1个主张退出战争的理性派,最终导致罗斯福放弃了马歇尔,导致马歇尔离职,换上了麦克阿瑟。

这种进攻的成本高,风险大。这些进攻的大部分损失竟然是因为直升机故障导致,并非是在战斗中造成。

哪怕是胡秀山都对这种战术级别的技术创新感到左右为难。不过胡秀山当过总后勤部长,他立刻联系国内,将直升机山区作战的需求提交上去。

第2天,军委的回应立刻发到胡秀山面前,“决不许越过边境线!”

胡秀山当即回电,“绝不会越过边境线。”

虽然回答的很干脆,但是胡秀山内心还是忍不住有些动摇。战争这种事情,自然是寇可往,吾亦可往!从追求作战效率的战争理论来看,国境线这种东西在战争中就用来打破的。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极为广阔,在这种地区作战,美国的本土优势会遭到巨大的削弱。胡秀山非常希望能够杀进美国西部,在美国本土给与美军沉重打击。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