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佳音(2 / 4)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2743 字 5个月前

曹颙见他眼睛里都是红血丝,面上难掩乏色,道:“十六爷也小心保养……多安排下边人去做差事,事必躬亲未必事事照看得道,反而累坏自己,得不偿失……”

十六阿哥闻言,苦笑道:“我倒是想,也得有那个福气不是?圣驾要行围,这里里外外的琐事哪件能撂开手?”

见他如此,曹颙也不多啰嗦,将圆桌上放着的金银花凉茶给他倒了一盏。

十六阿哥接过茶盏,看着里面沉沉浮浮的金银花,怔了一下,道:“孚若也上火了?不是说七哥的伤病渐好,弘曙也回来了么,你还有什么可费心的?”

这是皇权社会,帝王心术的重心,不在于民生太平,而是在权利的稳固。

四阿哥能雷厉风行的推行各种改革,固然有让民生百姓好过的想法,更多的时这个国家已经千疮百孔,不大刀阔斧的改革不行了。

即便曹颙不读清史,也晓得雍正后的乾隆皇帝,是个比康熙还好大喜功的皇帝。

数次南巡,不停地打仗,使得清朝彻底走向衰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蒋坚是尽心,但是他早年在地方为幕,与六部衙门行事又不相同。

曹颙想要差事不出纰漏,也只能多学了。

如今,他正翻到《备荒考》这卷,看得津津有味。在这之前,曹颙也读过《齐民要术》、《王祯农书》,都不如现下这本《农政全书》来得齐全。

尤其令人触动颇深的是,这《备荒考》后,还附了《救荒本草》与《野菜谱》,真是一本利国利民的好书。

然而,这本书的流传范围却是有限。

康熙这次的病,让曹颙触动许多。其中,引得他关注的两个问题,一是四阿哥不能即位,其他皇子承继大统,他当如何自处;二是四阿哥登基,却没有如料想得待见曹家,当如何。

现下,说这些,好像有些杞人忧天,但是总要料到最坏处,才能做完全打算。

正寻思着,就听有人笑道:“孚若倒是好用功,却缺了红袖添香的情趣!”

是十六阿哥的声音,曹颙起身相迎,十六阿哥已经大剌剌的入座,使劲往躺椅上一靠:“呼……总算是皇阿玛病愈,四哥也渐好了……”

这些曰子忙得脚打后脑勺的十六阿哥,终于忙里偷闲,得了闲暇,就出来寻曹颙。

就拿曹颙这两年想要在土地贫瘠省份推广的地瓜来说,在现下这本一百年前的书中,已有记载。不仅记录了种植方法,还有它亩产多,抗灾强的优点,都一一列明。

要是地方府县手中,都有这样一本书,那是不是能使得百姓就算遇到灾年也能少死几个人?

但这是不大可能的,因为这本书是前朝遗留,即便不在朝廷[***]之列,民间也不敢私自印刷。

官方印刷成册的,也多是束之高阁。

曹颙合上书,揉了揉眼睛,心里有点沉重。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