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劳动使人自由(3 / 6)

朱翊钧终于看完了杂报,目光看向了分门别类的奏疏,问安的奏疏,皇帝也是要过目的,没人会阻拦奏疏来到陛下面前,快乐的日子颇为短暂,一直到月上柳梢头,朱翊钧终于完成今日奏疏批复,伸了个懒腰。

有专门的钱庄为这些外室放钱,那些走街串巷的三姑六婆,就四处兜售这些消息,做中人抽成。

“这是广告?陈记的澡豆?”朱翊钧打开,第一眼就被民报角落里的广告给吸引到了,一个很简陋的画,是一朵线条简陋的花,上面只有一句简短的澡豆的广告:澡豆,还是陈记的好。

外室很少去大官人的府上闹事,因为大官人的府上,别的没有,门房、家奴还是有几个的,外室去吵闹,下场可能是乱坟岗。

相比之下,毛呢官厂的织娘,一年到头反倒是能留下二三两银子,甚至还能找到良配,那生活就有了盼头。

此心安处是吾乡,大部分的外室一生,从无心安之时,更无心安之初,甚至连钱都留不下多少,颠沛流离的一生,就是她们真实的写照。

在讲完了典故之后,王谦话锋一转,说起了大明的外室们生存现状。

一个外室一年下来,能留下几两银子呢?王谦给出的答案是:欠钱。

连娶进家门的妾室都能送人,遑论这些养在外面的外室了。

王家的剪刀、陈家的澡豆、刘家的鱼油、王家的皮草,这是这份杂报上的广告,分布在四个角落里,显然耿定向步调不大,就只有四个小框框,这是一次商业化的试探。

那些大官人们总是说为外室买个家宅,令其安心,但几乎从无兑现,因为但凡养外室的都是在城里,而城里的宅子,极贵。

外室如此,青楼里大部分姑娘,就更是如此了。

王谦这篇文章不算太松散,其主要内容就只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如同奴隶一样依附‘大官人’生存,是强人身依附的关系,是无法安稳生活的,喜怒哀乐皆由他人;

第二个,则是劳动使人自由,织娘的经验和劳动能力是织娘的固定资产,不断的劳动,才能让自己获得自由。

即便是大量白银流入大明,物欲横流之下,多数的穷民苦力最好的选择,不是给人当牛做马,建立类似于佃户、家丁、外室这类的强人身依附生产关系,而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去赚钱,雇佣的生产关系。

“王谦的这份文章很好嘛,选到邸报之上。”朱翊钧对这篇文章的评价很高,因为言之有物,还有详实的数据,给出了确切的观点,劳动使人自由。

朱翊钧很清楚王谦的马甲,他不止一次用这个马甲写文章了。

生孩子无疑是最好、最快的办法,有些外室生孩子难产,一命呜呼,大约一成左右,有一部分外室则生了孩子,孩子被抱走,自己因为生孩子人老珠黄,被抛弃的占了大半,生孩子的外室里,只有两成不到,能住到本家去。

而今天的内容,也让朱翊钧眼前一亮。

在大官人眼里,外室,不过是个物件,连妾室也不过是个熟悉的物件,这种身份就决定了大官人不会过多的投入,所以买宅子几乎没有,多为租赁,或者干脆仍养在青楼里。

外室每月普遍能得到二到三两的例钱,而这衣食住行,除了住,其他都在这二两银子里面,胭脂水粉要钱、吃穿用度要钱、琴棋书画要钱,一个月光是这三样,就得二两银子之多。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