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第122节(3 / 4)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正史上就是明兴帝在位时才有的土豆红薯,这野史也太胡编乱造了,太.祖登基没两年就驾崩了,哪有时间派人出海。”

韩榆知道席乐安在沈华灿的影响下,对大越的历史多有研究,只好奇问道:“那人提到什么凌先生,怕是野史中将土豆红薯的引进归结到他身上了。”

“或许吧。”沈华灿拿过野史翻看两页,又还回去,“不过凌先生文能当军师,武能率兵打仗,野史这样写,也是因为凌先生有真本事。”

快到家了,韩榆随

口感叹一句:“那他挺厉害的。”

韩榆指尖摩挲着野史的封面,低垂的睫毛很好地遮掩了眼底的迷茫。

“我也不知道,就是......”韩榆蹙眉,半晌才组织好语言,“就是想买。”

或许是购买欲。

又或许是对野史本身感兴趣。

韩榆挠挠头,一时半会还真说不出准确的理由。

这是席乐安不知第多少次看向韩榆。

与其说在看韩榆,不如说在看他怀里的野史。

韩榆和沈华灿探讨下午自学时遇到的一个小问题,五感敏锐的他很难忽视席乐安的盯视,遂回望过去:“你在看什么?”

席乐安很是费解地问:“你为什么要买这本野史?”

既是野史,就有民间编撰的成分。

好像有一层薄纱蒙在眼前,拂不开,用力也扯不下。

韩榆想不明白,索性不想了:“我之前不是向灿哥儿借了本正史,今儿正好对比一番,看野史的记载能有多荒谬。”

席乐安似乎懂了:“敢情你是买回来打发时间的?”

韩榆眼眸轻眨:“算是。”

席乐安便不再问,转而说起先前那两个书生争辩的内容。

大多数是根据传闻,真实性有待考察。

总的来说,野史上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事儿,当不得真。

席乐安不明白,韩

榆为什么要白白浪费银子,买一本没什么用的书。

如果对大越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感兴趣,大可以买一两本由史官编写的正史,而非野史。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