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311京西稻(三合一(2 / 7)

起初的本意是供外来友好人士食用,后来范围就扩大了那么一丢丢(资料来源于百科“京西稻”词条)。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在任何时期都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

雍老四甚至亲自下场耕种,还让画师作画留念,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套,23张耕种图,23张纺织图。

(附图,您能在图中找到老四吗?)

盖章狂魔上位,没有他爹下地的雅兴,但依旧很关心京西稻的培育,下江南的时候从当地带回了新品种“紫金箍”,定型流传至今。

除了新品种,这位一辈子写了两万多首打油诗的诗人,还写了好几首关于京西稻的诗:

疑是山村是水乡,禾苗低亚稻苗黄。绿杨十里蝉声沸,飒爽风中饘粥香。

唐植桐干活麻利,没费多少功夫就把院子里的坑刨好了,接下来,唐植桐又在留出的葱地里,把葱给种好。

干完这一切,小王同学和凤珍、凤芝还没有种完白菜。

唐植桐不催,也不掺和,洗把手,进屋准备做午饭。

大鱼大肉就甭想了,唐植桐暂时也不敢拿出来,今儿就简单吃一点素的,西红柿炒鸡蛋。

米饭是与西红柿炒鸡蛋的灵魂搭档,不二之选。

谁知村北一川景,却似江南三月春。

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

紫金箍是个很特别的品种,稻芒颜色紫红而且比较长,可以有效防止鸟啄食,即便这样,产量也不高,亩产只有300来斤的样子。

慈禧咽气之前,就很爱吃京西稻。

时间一晃而过,1954年,京西稻被统一收购,并上调到专门的仓库保管。

在做菜之前,先把米饭放高压锅里焖上,淘米的时候唐植桐从空间里薅出一把京西稻偷偷掺里面。

京西稻的历史不算悠久,但绝对是农作物培养上最用心的一个品种。

京西稻其实是个早熟品种,早在康麻子时就是农历六月中旬收割,而其他品种都得过了白露才成熟(参考资料《几暇格物编·御稻米》)。

康麻子祖孙三代都很关心自己的口粮。

康麻子开了个头,在丰泽园开辟了几亩水田,种稻观察,选育出了一种80多天成熟的早熟稻种,这就是京西稻的雏形。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