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四箭一齐发(1 / 2)

时迁走上前去,轻轻从箭壶中抽出了一支雕翎箭,转身想要离开。忽地看了一眼正在熟睡的史文恭,不由想到:“这厮是天下有数的高手,纵是豹子头林冲都不一定能赢得了他,着实是我们水泊梁山的大敌。我不如趁此机会,了却了他的性命。”

主意打定,时迁攥紧了雕翎箭,猛地向史文恭的心口插去。

眼看鼓上蚤时迁的雕翎箭就要插入史文恭的心口,不曾想,史文恭突然睁开眼来,伸出右手上的食、中二指,轻描淡写地那么轻轻一夹,便将雕翎箭夹了个正着,任凭时迁如何用力,也是如同蜻蜓撼柱一般,难动分毫。

史文恭微微一笑道:“阁下身法轻灵,捷如狸猫,我不如也!只可惜力道不够,还不足以杀得了史某!”说着,左手一抓,巨灵之掌已扣住了时迁的手腕。

时迁虽惊没乱,急忙松开了雕翎箭,手腕轻轻一扭,便如同涂了一层黄油似的从史文恭的掌中滑了出来。“三十六计走为上”,时迁自知武功和史文恭相差太远,哪里还敢再做逗留?身形一晃,脚下像抹了油似地溜到了后窗根,纵身一跃,宛如鲤鱼穿波,转眼已经到了屋外。

夜很黑,几乎是伸手不见五指。已经是三更时分,月亮和星星却仍然没来,也许是跑到诸如天上人间的地方潇洒去了。

鼓上蚤时迁蛇行鹤伏,悄悄地潜进了曾头市。这里戒备森严,称得上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纵是赵官家的皇宫大内也不过如此。无论是谁,惹下水泊梁山这个劲敌都轻松不起来,何况是一向谨慎的史文恭?

但再多的哨兵和巡逻兵也发现不了鼓上蚤时迁这样的高手。此时,他正伏在一座民房的屋脊上,心里盘算着怎样才能在偌大的曾头市找到都教师史文恭的住所?

执勤宝典上说:巡逻兵晚上执行公务时,千万别撒尿,有尿也得憋着,实在憋不住了,就来个列队群撒,离队独撒者,必被捉无疑。

曾头市北寨巡逻第五小队的曾三显然并没有读过什么执勤宝典,竟然大咧咧地跑到鼓上蚤时迁的眼皮子底下撒尿来了。于是,结果没有任何悬念,他被时迁捉住了。

赤发鬼刘唐和张文远两个人一前一后进了最靠里的一个雅间坐下。刘唐对随后过来沏茶的茶博士说道:“我和张押司有话要说,你把门关紧了,不要再来打搅。”

“好的!”茶博士答应一声,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关上了房门。

刘唐拱手道:“在下姓唐,单名一个展字,也是本县人士,现在河北大名府卢俊义卢员外家做一个小小的护院总管。近日回家省亲,听说我那不懂事的表弟唐牛儿惹了官司,这才找到押司问个究竟。”刘唐说着,从怀里取出一锭大银来,放到了张文远面前。

“噢,原来是唐兄!久闻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卢员外富可敌国,唐兄在他手下做事,难怪出手如此大方?”张文远的脸上笑成了一朵花。片刻之后,他故意叹了一口气道:“令表弟唐牛儿不该牵涉在梁山反贼宋江的案里,已经被问了一个‘故纵凶身在逃’的罪名,发配河北沧州一年多了。”

“既如此,那就多谢张押司了。在下这就去沧州一趟,希望能够出脱得来。”刘唐目的已经达到,懒得再和张文远理会,起身就要离去。

“史文恭在哪里?别说你不知道!”时迁摇头晃脑道。

“小的知道,知道,一千一万个知道!”曾三谄笑道:“都教师住在曾头市东边法华寺塔院二楼。”话音未落,已被时迁用刀背敲晕了,拖到了墙角阴影处。

鼓上蚤时迁一路摸到了法华寺,只见偌大的一个寺院,听不到诵经之声,只见刀光剑影,只闻骏马嘶鸣,在夜幕下,显得格外的萧杀。时迁一眼便看到了高高的塔院,急忙潜身过去。时迁瞧得二楼之上戒备极其森严,十几个持刀的大汉在门口不停地走动,实在近身不得。

时迁飞身一掠,上了楼顶,脚勾檐角,探下身去,用手指轻轻一点后窗。还好,窗户没关。时迁深吸一口气,纵身一个鱼跃,便悄无声息地进了屋内。

屋内更是黑暗,但时迁练就了一双夜眼,倒还能看得清楚。只见床上躺着一个大汉,鼾声如雷,想必就是曾头市的都教师史文恭了。床头上放着一张铁弓和一壶雕翎箭,一杆方天画戟斜靠在床边。

“唐兄且慢!”张文远急忙拦住刘唐道:“我的堂兄就是沧州牢营的新任管营,只要在下修书一封,出脱小小的一个唐牛儿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儿,只不过”

刘唐也是个精明人,岂能不知道张文远的意思,又从怀里掏出来一锭五十两的大银放到了桌子上:“只要能够救出表弟,银子不是问题。”

“唐兄爽快,我就喜欢这样的人。”张文远眉眼含笑,把银子收好了,唤过来茶博士,要了文房四宝,当即修书一封,交给了刘唐。

赤发鬼刘唐怀揣着张文远的书信,满心欢喜踏上了前往沧州之路。他也没想到寻找唐牛儿的事情会如此顺利,难道真是老天有眼,佑护晁盖哥哥?

凌州西南,曾头市。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