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国师 第293节(3 / 4)

大明国师 西湖遇雨 2389 字 3个月前

勤王军的小故事,虽然有些荒诞,有些黑色幽默,但真不算什么大事。

可这里面,却无疑是反映出了,大明如果定都北京,确实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必须依靠勤王军救命。

这就跟烽火戏诸侯是一个道理。

救得了一次、两次,勤王军能保证每一次都能及时来吗?

其目的,有一部分是为了防止敌军冒充明军,藉由换防就食的名义,向当地官府骗城,毕竟,勤王军肯定来历混杂,当地官府也不知道到底谁是真的勤王军,如果敌军聪明点,抓住这个机会,进行伪装骗城,是很容易的,而如果第二天,一切信息都确认清楚,那么趁乱伪装骗城的概率,将极大降低。

本来这是勤王机制的一个小补丁,也是堡宗叫门后的产物,但这个小补丁,在崇祯二年己巳之变的时候,被抠门的庙堂诸公们当成恶性BUG来卡了。

千里勤王的山西兵,第一天兵部传令驻守通州,大家没什么反应,正常规定,饿一顿就饿一顿;第二天又被调去驻守昌平,徒步走了上百里,又没吃上饭;第三天又被调守良乡,军队哗变了。

我们是来勤王的,结果成了环北京马拉松。

跟着朝廷混,三天饿九顿!不哗变才有鬼了。

朱棣此时真的很不愿意听到,姜星火又给他来一句“始作俑者,就是你哦”。

思忖半晌,朱棣复又问道。

“那为什么最后一次,没有守下来呢?”

“这便是刚才我所讲述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人的故事了。”

姜星火平静答道:“大明内外两条战线的全部家当,都已经在郏县和松锦两场大战里,丢光了。”

这还勤王什么,卡BUG属实是让诸公们玩明白了。

当姜星火把这个不算大的事情给朱棣讲述完毕后,朱棣的反应,却有些出乎姜星火的意料。

“姜先生,迁都北京,朕,真的做错了决定吗?”

在第一次听姜星火讲课的时候,关于大明的“三条救命线”,朱棣认可,但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然而当几个月过去后,朱棣再一次听到关于大明,会因为来不及迁都,朝廷被一锅端的时候,他不由地,对自己产生了一丝怀疑。

“而且,大明朝廷,也早就让勤王军寒了心。”

“此言何解?”朱棣有些诧异。

这便是说,在崇祯那个时代,自土木堡之变以后,北京城外有蛮族跑马入寇,真不是什么稀罕事区别就在于,以前来的是鞑靼人、瓦剌人,现在来的女真人。

按照历史经验,大明朝廷对京师被入寇这件事,早就制定了一整套勤王预案,谁来入寇都一样,打不破坚城,那么等各路勤王军一到,就得哪来的回哪去,但崇祯和朝廷大员们在几次勤王行动里的骚操作,彻底玩死了这套机制。

譬如,按照明朝的规定,军队在到达“汛地”的当天不准开粮也不准进城,“汛地”也就是指驻防地,通常是在城外,抵达当天是不配给口粮的,必须自带或者自行解决。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