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机遇(一)(2 / 2)

极品悍妞 二尺细妖 1915 字 5个月前

三姑看了依曾姑侄一眼,见她们聚精会神的听着,有笑着继续说道:“离这里不远有一座几百年的城隍庙,里面除了城隍神,还有很多大神。特殊时期的时候把里面的僧道赶走了,把神像们也砸了。可后来随着城隍庙的重修,有各地寻访,召回了原先的那些道人,这些道士听说都是一些得道高人,给许多人都看过病,很灵验的。”

接着她又故作神秘的向四下里看看,小声说道:“有求必应,据说就是省市里的许多大人物,都是经过这些活神仙指点过的,才官运一路亨通。平时人们求财、婚姻、生子、学业、工作,更是无一不灵这里的香火才日益鼎盛。重阳节这几天会有几场道场法事,很是有名。所以这些天才会从外地涌来很多人,又来瞻仰的,又有一些是生意人。”

听了三姑的介绍,张双妙兴奋的两眼放光,如果真的象三姑说的那样灵验,自己肯定会拜上一拜,求高僧指点,问问什么时候才能要个孩子?于是她把这件事说给了三姑听。

这三姑平时也是个爱烧香拜佛之人,心肠很好。刘长顺夫妻刚搬来的时候,没少对他们照应。她儿子在外地工作,平时家里有什么力气活,都是刘长顺夫妻帮忙的。就是每次包子卖不完的时候,张双妙都体恤三姑人老孤单,家里没人照顾,都献给她留出一份。只一来二往的,行走的如同亲戚。

三姑见张双妙有心去城隍庙参拜,就喜笑颜开的说:“善哉善哉!我认识庙里的一位得道高人华元真人,去年就是他治好了我的头疼病,你要去就趁现在还没到正式的庙会,庙里还没有来求神、上供的人山人海,到那时对人招待也会不周全的。要想去就快点去!”

老是这样退缩可不是个办法,依曾接连这几天在市场上转悠,她发现新来的一家卖包子的,边走边吆喝着:货比三家,经济实惠,全市超低价一元五个!

依曾顺手卖了五个,回去后大家一看,全都笑了。这包子虽然一元五个,可是都很小,比他们一元四个的大包子,在分量上就差很多,而且口感上也不是很好,虽然有些人被这家人的吆喝声所蒙骗,可是骗子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可另外几家在这一家的影响下,全部改成了一元五个。刘长顺的包子生意一下子变得空前的艰难起来。

怎样才能化险为夷?几个人同时陷入了沉思。

“要不咱们也卖一元五个?”张双妙提出建议,可他家的包子个大量足,要是也卖一元五个,肯定是不挣钱的。可要是也缩水,这和其他人又有什么区别?

刘长顺摇摇头,可心中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不能变,还是在等等吧!等那些返程的大军回来,咱们再想办法!现在揽工的活好找,我再出去作些天,家里你就带着依曾先照料着。”

张双妙一听,正合心意,当场就决定下午没什么事情,请三姑带她过去,依曾见到也觉得好奇,央求姑姑自己也跟着看看,张双妙当即也应允了。

继续求推荐票!求收藏!

果然不出刘长顺所料,等这个劳务市场的人又暴满的时候,他们的生意又重新红火起来。这里面有个原因,后来上的几家见刘长顺的包子被比下去了,一个个得意忘形,不但缺斤少两,而且也越来越难吃,让这里堆守的揽工汉们谈包子色变。

而刘长顺家却是从不偷懒耍滑,味道如初,而且小米粥白喝。在大清早已经寒冷的街头,吃上几个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包子,悠闲地喝着一碗烫嘴的小米粥,又重新成为了民工们的主流。

利润虽然少了,可刘长顺的人缘极佳,再加上他们不辞辛苦的薄利多销,很快就攒下了一笔钱。

转眼就进入了阳历十月份,这些天街上的行人明显的多了起来,还有许多操着外地口音的外乡人,成群结伙的在街上走过,依曾好奇地问姑姑这是怎么回事,张双妙搬来的时间也不长,就问了一个住在这里多年的街坊三姑,那人眼中带着惊奇,看了看姑侄两人,这才开口:“哦!看我这记性,都把你们当成老街坊了,这不快到九九重阳节了。”

“九九重阳!”依曾心道,这么快就到了重阳节,没想到今年的这个节日自己会在省城度过?这可是汉族人特有的节日,那里也会过,可每地的风俗都不太一样,到时候这里会有什么红火热闹,依曾两眼放光,充满了期待。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