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一地鸡毛的结局(2 / 3)

这浙党上下全部懵逼,而京城之中在几天的呆愣之后也迅速爆发出极大的反应。

不是说好了宗室叛乱,都联络了举事日期、发出榜文准备造反了吗?这怎么靠一个湖广右参政谈了一上午就解决了?谁家造反是这样的?沈一贯之前满中原的调兵在这会儿看来纯纯成了行为艺术,有这么多时间调兵,还是什么镇守襄阳,要是早十天去和宗室谈判,这事情恐怕早已解决了。

吴楷在上报处理结果的时候已经尽力的粉饰,甚至将此事之中功劳最大的李焘的行为轻描淡写的带过,但是结果如此有戏剧性,怎么可能瞒住人?

东林党立刻开始反击。

沈一贯在过程中的一系列操作自然受到东林党的极力攻击,配合沈一贯的上下官员全部被弹劾,薛三才之前劝吴楷不要将此事上报为叛乱的消息也被翻出来,吴楷因此被弹劾,梁云龙只不过刚是到湖广事情就解决了,但是作为沈一贯提拔的湖广巡抚他也逃不开攻击。

见到沈一贯如此态度,他身边的幕僚自然也不敢劝。

于是浙党开始在湖广附近的三省大量调兵,做出一副要大兵压镇攻打武昌城的样子。

他们惟独没想到武昌城中还真有心念百姓的官员。

湖广按察使李焘此时还坚守在武昌城中,看着局势越来越紧张,他生怕朝廷真的派兵攻打武昌,致使武昌百姓生灵涂炭。

李焘之前是在云南做官的,对于处理民乱十分有经验,他判断此时武昌城中的楚宗室根本没有作乱之心,于是带上几个衙役就去和楚宗室谈判。

东林党的云南道御史史学迁发问:“诸宗束手待缚。毕竟杀死一家四命者,为谁张挂榜文者?为谁抢夺人财劫仓库污妇女者?为谁粧成异变调动三省兵马?”

杀人诛心啊。

东林党这是直接想给浙党戴一个整桩事情都是由他们挑起的帽子。

沈一贯看见这样的言论,自然气得半死。

然后就成功了。

楚宗室眼看自己成为了朝廷平叛的对象,也害怕被屠,于是答应交出参与抢烧的子弟,有罪之人也全部同意受审,只求朝廷能够不把楚宗室剿灭。

然后楚宗室就把自己满街抢劫的家奴和子弟叫回去了。

梁云龙到湖北没两天,正准备兵马攻城,突然就被通知可以进武昌城接收城防,对宗室进行审判。

闹得中原不宁的“楚宗叛乱”居然靠李焘带着几个衙役就给平定了……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