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第236章 大唐有规定,宦官不允许驳皇帝(2 / 5)

“那……那大家您到底是什么意思?”俱文珍不明白了,他是真的费解了。

李诵的想法也很简单,我身体这个比样了,我又不指望自己能好,所作所为无非就是给我儿子铺路。李纯是我亲生儿子,伱们阻挠他当太子,是什么意思?

而改革的过程之中,王叔文张扬威福,独断专横,树植党羽,排斥异己,引起了朝廷内外的强烈反对,也导致了李诵的厌恶和不满。

李诵“嗬嗬”地两声,吃力地伸出胳膊,比了一个“2”。

“奴婢明白。”俱文珍大喜过望,虽说是有点逼宫的成分在里,但皇帝首肯总比抗拒好。这样的话,新帝登基也不会因为孝道大义对他们进行一个算的清。

“大家的意思是……贬二王出京?”俱文珍又试探性地问了一句。

宦官俱文珍面无表情地看着躺在床上的李诵,眼中没有丝毫的尊重。

在他的眼中,只有左手六右手七半身不遂的二傻子,没有什么大唐皇帝。

即便他自己也是一个残缺不全的人。

“嗬……嗬……”李诵嗬嗬地两声。

俱文珍常年察言观色,早已成了人精,李诵只是嗬嗬两声,他便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

“嗬嗬……”李诵转动着眼球,否认了俱文珍的话。

俱文珍思索片刻,再次问道:“那大家的意思是……要两个宫人伺候?”

“嗬嗬!”李诵双眼圆睁,显然是被俱文珍的话气到了。

什么他娘的两个宫人?朕都这样了,还宫人呢!

再特么曲解朕的意思,朕让你二次宫刑!

李诵的意思也很简单,你们七月份的时候不是以朕的名义下诏,由皇太子李纯主持军国政事吗?你们就这么迫不及待?

“奴婢也不想,只是王叔文、王伾他们依旧在广植党羽反对太子,奴婢只好出此下策。”

俱文珍说到这里,鬼使神差地补充了一句:“大家,您也不希望看到太子登不上皇位吧?”

这话一出,李诵的眼中闪过一丝挣扎。

讲道理的话,代宗李豫对李适,德宗李适对李诵,顺宗李诵对李纯,那都是真正的父慈子孝。永贞革新的刚开始,李诵还是愿意相信王叔文和王伾的。然而王叔文、王伾等人竭力阻挠俱文珍立太子,也逐渐让李诵对他们离心离德,开始了不信任与疏远。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