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思想转变(2 / 3)

知否笑长歌 荥开 2396 字 2个月前

所谓的井田制,将土地划分成井字形,中间的口是公家的,其余则是私有。

拥有田地的则需要先种公田,然后才能种私田。

简单来说,中间的公田就等于是税。

然而那时候能拥有田地的都是贵族,普通百姓是没有田地的。

“子谦,以前则诚我们三人闲聊,你对大宋如今的弊端,不也深恶痛绝,为何之前课上,你却没有说话?”

中午散学的时候,李安三人结伴往外走去,顾廷烨脸色不快的问道。

当初在扬州,他和盛长柏还有李安能够成为朋友,就是因为三人相交闲谈,理念相同。

然而李安在课上,却没有出言辩论,这在顾廷烨看来,无疑是一种背叛。

“仲怀,大宋积弊已久,即便要改革,也需徐徐图之。王通判在禹州的手段,过于刚烈了。如此阻力太大,难以成功的。”李安说道。

“父王说的是。”

赵统闻言微微一笑,也不反驳。

他拉拢李安,确实是为了刘学文。

谏院的人确实如邕王所说,很难拉拢。

刘学文进入谏院不久,官职不高,还是有拉拢的可能的。

“笑话!”

顾廷烨闻言却不赞同,冷笑一声说道:“改革变法,本就阻力重重,必须用铁血手腕,如商君那般快速推行新政,只有如此才能成功。一旦拖的越久,困难阻力反而越大,如何徐徐图之?”

李安有些无语,这和商鞅变法能相提并论么?

商议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秦孝公的支持外,更多的是因为他的改革,获利的是百姓和军方。

在商鞅变法前,秦国实行的是井田制。

一旦能拉拢到刘学文,借助刘学文或许能拉拢到更多谏院的官员。

谏院看似没有什么实权,但是风闻奏事这一点,用处就非常大。

别的不说,光是弹劾那些投靠兖王的官员,就能打击兖王的威信。

不过邕王的计策确实可行,一旦成功,确实没必要拉拢谏院的人了。

……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