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让兵权?(3 / 3)

首辅 煌煌华夏 2426 字 1个月前

事实上《皇明祖训》《明太祖宝训》都没有这句话。

说起这件事并不是为了批评或者质疑明朝皇帝的骨气,而是用实证充分论证朱棣离开南京的行为,其出发点并不是为了去兑现天子守国门的。

主观上他离开南京是出于哪些政治因素不为人知,只能说客观上他离开南京去北京的行为,做到了天子守国门这五个字,这个因果关系要理顺。

陆远叹出一口气来。

“连成祖都有自己的无奈,我陆某人何德何能就能凭借一己之力定鼎江山、改朝换代?与其造反做了皇帝之后,还要去低头,倒不如干脆不造这个反来的萧洒自在,皇帝,只是一个名分罢了,实权不是皇帝这个名分就能给予的。”

“南北两京的政治格局本身就是妥协的产物,当然这种话不会记在史书上,只说是为了方便朝廷在江南征税,那真是掩耳盗铃,无论是隋唐还是两宋,难道江南就收不上税了?

皇帝迁都北京又是为什么,为了民间所说的天子守国门吗,很遗憾,陆某人翻遍了我大明朝历代先帝的宝训、实录,没见过这句话。”

天子守国门这句话不是朱明哪一个皇帝说的,那他们做到了没有?

主观上不清楚,客观上确实。

为什么说主观上不清楚,因为如果朱明的皇帝都那么有骨气,就要恪守天子守国门,那么土木堡之变和庚戌虏乱的时候,就不会讨论迁都这件事了。

“王爷,我陆伯兴在广东养有私军,海关也有十几万的精兵,等将来,江南都司一定会重建,这不会因为皇上的拒绝就搁置,大势所趋,统合各省地方总兵的事我是一定要做的,届时江南最少会有六十万军队。

这么说吧,这六十万军权我陆伯兴不要,拱手让给王爷您,您要吗?”

朱定燿瞬间愣住。

把兵权让给自己?

开玩笑呢吧。(本章完)

是经过多方充分论证之后,发现迁都不如防守来的更合适,这才没有迁都,这才死守北京。

所以从客观结果上,朱明确实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加上崇祯帝最后吊死煤山不离京师的行为,又兑现了君王死社稷,算是成全了朱明皇室的体面。

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确确实实不是朱明某一个皇帝提出来的,是有了客观上存在的行为之后才有的这句话,两者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倒推的,而非先有了这句话,后代君王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至于后世那句耳熟能详的我大明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也是这般,是因为明朝没有存在这些事才有的这句话,前文写过,庚戌虏乱的时候,嘉靖皇帝想要通过赔款来换取俺答的退兵,如果真有这句话的存在,他就不可能提出这个建议。

有人说这句话是朱元璋说的,记在皇明祖训中,那么说这话的人真去看过皇明祖训吗?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