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国医无双 第221节(2 / 4)

二十万在五十年后连一套百平房子的首付都不够,现在却能买到一块将近五百亩的,地势平整,将来两条地铁线从中穿过的土地!

这不是白菜价,什么才是?清音做梦都能笑醒好吗!

不过,她因为实在太忙,只是竞标会和签合同的时候去了两趟,但该知道的一样也没落下。

至于出资,苏小曼这几年虽然见过大世面,但终究是在国营厂上班,收入天花板在那儿摆着,加上从日本人那里坑来的,她和元卫国七拼八凑只拿出五万元,清音那边有制药六厂、和善堂以及美容院的分红,尤其是现在的美容院做着整个石兰省独此一家的生意,可谓火出圈了,一个月就能进账不少,再加上以前存的,最终凑够了十五万。

说坑人就坑人,而且清音是非常信任苏小曼的“坑人技术”的。

因为在原书中也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苏小曼忽然一反常态的支持把三七籽种和种植技术“分享”给日本药商,那边一看高兴坏了,她可是药厂的骨干啊!他们感慨果真龙国人就是穷,随便花点钱,搞点糖衣炮弹就能让龙国人屈服。

自大的他们甚至都丝毫不怀疑这有什么不合理的,当即痛痛快快拿出大价钱买走“好东西”,甚至连合同都来不及签一份,回去岛国大规模试验了三年,种出来的居然是个四不像,一下就把药商气坏了,也赔得不轻。

毕竟,买走这些东西,他们可是花了大价钱呢!更别说当初苏小曼狮子大开口,附带着卖了好多即将过期的库存药品出去,创了好大一笔外汇,差点把整个石兰省各大医药公司的临期药品卖得比啥都干净!

而苏小曼拿着这些钱,转头就在滇南省投资了一个大型的三七种植基地,用最好的籽种,请最好的师傅,研发最好的技术,种出价格最贵的三七,日本人要入药?不好意思,你们还得再花高价买“进口药”!

可上个月,老书记退休了,厂长也调走了,剩下的领导群龙无首,捧着那些日本回来的“高材生”,居然听信那些人的建议,要将龙国三七种植技术和优良籽种卖给日本那边的药商,这件事她极力反对无效之后,颇有点心灰意冷。

“与其在里面跟他们窝里斗,不如出来自己干,大不了生孩子这两年我先给你跑跑腿,打打杂。”

清音尴尬一笑,她怎么敢让原书大女主给自己打下手啊,“说好的,药材批发市场咱俩合伙,你也是老板。”

苏小曼“嘿嘿”一笑,“放心吧,保准给你把投标的事办得妥妥的。”

“对了,你教我那法子还挺有用,他们想买咱们的三七种植技术和优良籽种,咱们就卖喽,咱就等着三年以后让他们赔光底裤吧,哼!”

当时作为读者的清音就直呼真爽,所以现在有机会跟苏小曼合作,这样三观正直、又粗又壮的金大腿她为什么不抱?

这也是从一开始想办中药批发市场,清音就找上她的缘故。

她知道自己精力有限,人脉资源和阅历都有限,大部分时间得花在学习和门诊上,所以放心地将事情交给苏小曼去办,反正说好的,到时候俩人凑钱,根据出资比例来定股份。

不过,在这之前,俩人还先成立了一个小公司,现在注册公司仿佛是一种趋势潮流,谁都能注册一个,咯吱窝底下夹个人造革皮包,人人都是“经理”“老板”,就连刚子手底下都注册了四五家,她们两个女同志合伙注册,也不足为奇。

再以注册公司的名义参与招标会,竞投标,最终以二十万的价格拿下高家村隔壁那块地……那可真是白菜价啊!

三七是一味非常重要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对多种疾病都有效果的中药材,日本药商注意到同样的配伍和比例,但使用不同产地三七的效果却不一样,尤其是滇南省的最好,所以很多药商都打主意想要籽种和技术呢。

清音上辈子没少听政治老师讲那个日本人在火车上找滇南省老乡套取信息的故事,她不知真假,但事实就是,龙国人祖传了两千年的技术,经过几十代药农精心培育的优良籽种后来确实外流了。

而三七并不是唯一,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中药,凡是好的品种都被收购,最后变成他们“自己”的专利,清音没办法改变历史潮流和走向,但这种事能拦几年是几年。

坑谁她都心疼,除了本子!

第106章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