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戴森球理论(2 / 3)

“不,是三次,托卡马克装置和仿星器各一次,再把两者合一算一次。”

专家学者们低声议论,目光牢牢锁定在张青身上。

谷若琳感到一股热浪涌上喉头,过了片刻,她才勉强开口:“不过,仿星器的稳定性相对较低,调整难度更大,因此未来的大型聚变设备,仍需以托斯马克装置为核心。”

张青点头回应:“没错,所以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优化托斯马克装置。”

“但这个装置的震颤部分已被破坏。”谷若琳语气犀利,“张总工程师,您有什么具体的调整策略吗?”

她友善地伸出手:“你好,张青同学,我是北京大学科学院副院长谷若琳。”

张青同样友善地回应,只见谷若琳瞥了一眼仿星器,问:“为什么选择仿星器?我听说你们要建造的是托卡马克装置。” “托卡马克装置因地震受损。”张青解释道,“需要重新调整。”

“临时改造成仿星器结构,是为了向评审团展示,我们的实验不仅稳定,还有备选方案。”

“你说什么!”谷若琳难以置信,“你说这个仿星器,是从托卡马克装置改造而来的?”

在场的专家学者无不瞠目结舌,要知道,可控核聚变实验只能通过托卡马克装置或仿星器实现。

话音刚落,谷若琳怔住了,意识到自己提出的问题似乎过于苛刻。

在场的专家们,不论是核聚变控制组还是评审组的,都不由得面色微变,觉得谷若琳的问题过于强势。

重新设计设备需要集思广益,经过深入讨论和精确计算。这至少需要一周,甚至可能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谷若琳要求张青立刻拿出方案,明显是在为难人。

这两类装置的研发,都是全球数十年未能解决的科学难题。

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居然都研发出来了,并将两者融合在同一设备上,相辅相成?

“这,这怎么可能……”

“单是完成其中一个研究,就有资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

“那岂不是可以提名两次?”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推荐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