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他的目的 (第3/5页)
“甚至……我大秦国策还有扩展的可能!”
此时此刻,赢政胸中满是对未来的豪情。
秦铭将一份丝帛递给赢政,补充道:“除此之外,我还有一项筒车设计图纸。
木匠师傅制作完毕后,可以用筒车灌溉农田。”
筒车其实是一种水车,诞生于隋代繁盛于唐代,主要作为灌溉工具。
此前,早在东汉时期的翻车已有先例。
相较于翻车需人力操作提水到高位灌溉,筒车则是利用流水自然驱动,无疑更高效便利。
而此时的秦朝连这种翻车尚未出现!
赢政有些困惑。
“这样东西,有何作用?”
他注意到秦铭曾绘图演示,不过未细问是何物。
“远比人力灌溉便捷省力。
仅需在水源近旁,灌溉便无需人工劳作。
流动的水推动筒车运转,从而带动灌溉。”
“即便不用于农田灌溉,作为一种观赏物件也颇为不错。”
“陛下,你可以让人着手制造,就在皇宫内河水域试验一番。”
赢政毫不犹豫:“那么,我就拭目以待你的新发现。”
秦铭接着说:“还有一点建议记下来,具体实施取决于以后的发展方向。
这就是二作制度:以稻米为主,混植或是连耕其他农作物,通过合理轮作利用土壤养分,增加收成。”
“除此之外,皇上,我想再献上一个想法。”
“但说无妨。”
“创建一个专业的部门,致力于谷类作物的研究。”
“嗯?具体是什么研究?”
“主要是研究水稻的杂交技术。”
“水稻杂交?”
“挑选不同类型稻株的花进行交叉繁殖。”
虽然未必能立竿见影地达成预设目标,但试错过程定然会带来良性反馈。
即使一代稻米未能如愿,就选二代,二代不理想,那就试试三代。
逐代进化和繁育,直至找到理想的稻米品种,随后即可在全国推广开来。”
\"到了那时候,所有稻米都将使用这种改良后的稻谷作为主导。”
赵政沉思片刻,才理解了秦铭的意思,开怀大笑道:“妙哉,实在是妙!秦铭啊,你简直是天赋异禀。”
紧接着,想到秦铭的身份,他调整笑意道:“你是朕的天降福星!大秦有你在,是我朝最大的荣幸!百姓因你,能有稳定的粮食供应,人人都能温饱;边境因你的智慧,免于外族入侵。
你对朕来说,实为恩赐!”
\"这类混种提纯技术不仅仅适合于稻米,同样适用于多种果树。
不过重要的是,需保证源头一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