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由拒绝“父传子”引发的连锁反应(上) (第2/5页)
张孝忠,别名张阿牢,生于开元十八年(730年),时年五十二岁,奚人(古时生活在东北的少数民族)。为人谨慎稳重,骁勇善战,长年率军驻防易州,用以防备北面的卢龙节度使朱滔,在军中很有威望。
李宝臣通知他来恒州(今河北正定,成德治所)开会,他已知道了李宝臣想做什么。于是让他的弟弟张孝节替他跑一趟,并捎话给李宝臣:“我张孝忠怕死,不敢去见您。但请您放心,我绝对不会背叛您。我不敢见您的原因,就如您不敢去朝廷面见圣上一样。”
张孝节吓哭了:“大哥,你让我这么说,那不必死无疑吗!”
张孝忠安慰他:“你不懂,我要是去,咱们兄弟俩谁也活不成。而你去了,有我在这里,他肯定不敢杀你。”张孝节只好硬着头皮前往,李宝臣忌惮张孝忠骁勇且兵权在握,没敢动手加害,张孝节果然顺利得返。
王武俊,本名没诺干,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生人,时年四十有六,契丹人。
他十五岁入伍,精于骑射,在军中是与张孝忠齐名的骁将。他在成德军担任兵马使,相当于参谋长,专司作战训练,是李宝臣的得力助手。李宝臣还把自己女儿嫁给了王武俊的儿子王士真,作为儿女亲家,他自然不好再向王武俊下手。
替儿子该做的事都做完后,李宝臣放心的撒手人寰!
可是假如他泉下有灵,得知儿子在不久的将来会被亲家所杀,不知该做何种感想。
德不配位必受其累,我们总爱去拼命追求那些遥不可及、远超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还自诩这是拼搏进取,却忽略了身边唾手可得的幸福,结果往往身心疲惫又一无所获。
假如李宝臣不去替儿子强求节度使位置,而是让他做个富家公子,平安度过一生,不也挺好!
李宝臣死后,李惟岳在未得到朝廷批准的情况下走马上任。他是个标准的纨绔子弟,之前总与孔目官(干杂事的书吏)胡震、家僮王他奴厮混在一处游乐玩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