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案集 太子棺 (第4/5页)
总兵大步走过宫殿,抬脚踢开一扇门。四人默默穿过几道宽阔的回廊,周围不见一个人影,只闻得铁靴踩在汉白玉地面上发出的空洞回响。前方一道宽阔的下行楼梯,尽头处有两名守卫,看见众人过来,连忙直身正立。总兵抬手示意一下,二卒缓缓推开沉重的双扇门。
里面是一间巨大的拱形墓室,墙面上不见一扇窗户,每隔一段便在高处筑有一个壁龛,龛内的银灯发出暗淡的光芒。地中央并排放置着两口硕大的棺柩,外面涂有朱漆,红色正是表示复生之意。两棺一般大小,皆是长三丈,宽一丈,高一丈五。
总兵上前躬身一揖,身后三人也依样而行。总兵行礼过后,抬手一指棺柩,对狄公说道:“狄县令,谜题就在这里!今日午后,我正要下令发兵进攻时,桑参将前来求见,告发这位柳参将通敌叛国,说他已与突厥可汗通过消息,商定我军一旦发起进攻,他便会率领部下倒向突厥狗贼一边,事成之后,会得到江南半壁作为奖赏。证据何在?桑参将说是柳参将已将二百副全套甲胄与刀剑藏入这太子棺中,上面印有叛贼的记号。时候一到,其同伙便会打破此棺,穿戴上印有标记的盔甲,然后再杀尽所有留在这大营中的其他将领。”
狄公猛吃一惊,迅速瞥了柳将军一眼。只见他直挺挺立在当地,两眼望向前方,脸色惨白,面上绷得紧紧。
“我对柳参将一向深信不疑,”总兵猛揪颌下的胡须,接着叙道,“但是桑参将也已征战多年,富有威望,万万不可贸然行事,非得查证一番不可。只是时间紧迫,我军的反攻大计已然拟定,由柳参将带领一万五千人先打头阵,冲入突厥军中打开一个缺口,然后我会亲率十五万大军跟上,将那起狗贼一路赶回自家草原上去。如今看来风向即将转变,若是拖延过久,我军就得顶风冒雪作战,冰雹迎面打在脸上,势必大为不利。
“我与茅参将的手下亲信已仔细查看过太子棺,足足花费了个把时辰,仍是没能找出一点被人动过手脚的痕迹。桑参将一口咬定他们割掉了一大块漆皮,凿出一个洞来,将盔甲等物藏入,过后又重新刷过朱漆,因为有精于此道的高手,故而做得天衣无缝。虽说可能确实如此,但是我非得找到确凿的证据不可。这可是当今圣上爱子的棺柩,我万万不能私自开启、略有亵渎——没有圣上的旨意,我连碰一下都不行——若是派人进京送信再带回批复的话,至少也得花六天工夫。不过,若是无法证实桑参将确属诬告,我又不能贸然下令开战。如果一个时辰之内仍无结果,我就得命令大军撤退。狄县令,如今全看你的手段了!”
狄公绕着太子棺来回走了两匝,又匆匆查看一番太子妃棺,抬手指着地上的几根长杆,问道:“这些杆子有何用处?”
“我曾命手下将棺材撬起,”茅将军冷冷说道,“为的是查看棺底是否被人动过手脚。凡是人力所及,都已试过了。”
狄公点点头,沉思说道:“我曾读过一篇描述这狩猎宫的文章,记得说是太子殿下的玉体安放在一口金棺中,金棺套在银棺里,外面又是一层铅棺,空隙处则放入生前的朝服与饰品等物,再用厚重的杉木制成外椁,并涂上一层朱漆。两年之后,太子妃殿下辞世,棺椁亦是采用同样的形制。由于太子妃殿下素喜乘船,在宫殿后方还专门开凿出一个大湖,湖上有几只大船,正是仿造太子妃与宫廷命妇们乘过的宫船而制成。实情可是如此?”
“不错,”总兵怒道,“此事无人不知。狄县令不要站在那厢净讲废话,快说要紧事!”
“请问大人可否给我一百名掘子军?”
“要掘子军何用?不是跟你说过我等不能乱动这棺柩么?”
“回大人,恐怕突厥人对这太子棺也是尽知底里。一旦他们攻入此城,定会破棺洗劫。为了不使此物落入蛮人之手并惨遭荼毒,我想不如将其沉入湖底。”
总兵闻听此言,不觉目瞪口呆,大声吼道:“你这蠢货!难道竟不知中空的棺材不会沉到湖底?你……”
“当然不会,大人!”狄公迅速说道,“不过如此一来,我们挪动两棺便有理有据了。”
总兵用一只独眼直直盯着狄公,忽然叫道:“老天有眼,狄县令,真叫你说着了!”转头对茅将军喝道:“给我找一百名掘子军来,再带上缆绳和滚木!即刻便去!”
茅将军领命奔出后,总兵又开始在室内踱步,口中喃喃自语。柳将军偷眼打量,只见狄公仍立于太子棺前,手笼袖中,默默凝神注视。
茅将军很快返回,后面跟着拥入一群身材矮小的兵士,人人穿着褐色皮制衣裤,头戴同样的褐皮尖顶帽,帽沿上缀有长长的护颈与护耳,有的手持长杆,有的提着成卷的粗绳。这便是掘子军,最为精通挖地道、攀城墙、在水下封堵河道或港口等战时必备的技能。
待总兵下令后,十来个兵士迅速将墓室后方的大门推开,清冷的月光正照在汉白玉平台上。平台十分宽阔,三级石阶下去便是水面,湖上结有一层薄冰。
其他兵士围在太子棺四周,像一群蚂蚁一般团团忙碌,彼此只用手语传递口令,因此几乎略无声息。他们能在房屋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挖出一条地道来,屋内之人却丝毫不会察觉,直到墙上或地上突然出现洞口时,才会如梦方醒。只见三十人用长杆撬起太子棺的一头,一队将滚木置于其下,另一队抛出粗绳套在外椁上。
总兵从旁打量半日,转身出门,行至室外的平台上,狄公与茅柳二将跟随在后。四人默默立在水边,遥望着冰封的湖面。
身后忽然传来一阵低沉的隆隆声,只见巨大的棺柩被缓缓推出大门,几十名兵士拽着粗绳一路牵引,其他人则在棺下不停更换滚木。太子棺穿过平台,浸入湖中,看去好似船体下水一般。大片的浮冰砰然碎裂,棺身上下摇晃一阵,终于静止不动,没入水中大约有一丈左右。一阵冷风从湖上吹过,狄公又开始猛咳,连忙拉起项巾掩住口鼻,抬手指向墓室内的太子妃棺,示意掘子军统领如法炮制。
不一时又传来隆隆声,太子妃棺也被移上平台、推入水中,正在太子棺一侧。总兵弯腰凝视两棺,细细比较吃水线的深浅,看去几乎毫无分别,太子妃棺似是只比太子棺略重一点。
总兵直起身来,猛拍一下柳将军的肩头,大声叫道:“我就知道你靠得住!柳参将还等什么,赶紧传令发兵!不出三个时辰,我便率大军跟上,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柳将军严峻的面上缓缓绽出笑容,郑重行过礼后,转身大步离去。掘子军统领走上前来,对总兵恭敬说道:“启禀大人,我们这就给两棺缚上铁链和大石,然后……”
“方才我办了件错事,”总兵断然说道,“告诉他们,将两棺从水中拖出,再送回原处放好。”又对茅将军喝道:“你带上一百人,去西门外桑参将的大营中,以通敌叛国之罪将他拿下,然后锁链加身、押去京师长安,他的手下军兵由高参将负责接管。<a id="jzyy_1_73" href="#jz_1_73"><sup>(8)</sup></a>”转头又对咳喘未定的狄公说道:“你想必也已晓得这其中缘故了!桑参将比柳参将年长,二人却官阶相同、平起平坐,因为咽不下这口气,这狗娘养的便与突厥可汗暗地里勾结,懂了没有?他设下这条诬告的奸计,只为阻止我军反攻。大军一旦撤退,定会遭到他与突厥人的夹击而腹背受敌。别在那里吭哧吭哧咳个没完,狄县令!听得我好不心烦。总算大事已了,我们走吧!”
议事厅中如今人声鼎沸。大幅地图铺展在地,军中谋士正在核对反攻大计中的一应细处。一名将军对总兵急急说道:“这几座山头后面再增兵五千,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总兵弯腰俯看地图,众人开始议论繁杂细琐的具体事宜。狄公朝墙角处的刻漏焦急地张望一下,见浮标显示还有半个时辰便要天亮,于是走上前去,胆怯说道:“恕我冒昧,不知可否请大人行个方便?”
总兵站直起来,暴躁地说道:“呃?你有何事?”
“想请大人复核一桩案子,事关一名百长的性命。此人原本清白无辜,却被判了杀头之罪,天一亮便要行刑。”
总兵面皮紫涨,咆哮道:“在我大唐生死关头,你竟敢拿什么下三滥人物的小命来聒噪一个堂堂总兵!”
狄公紧盯着总兵那圆睁的独眼,镇定说道:“回大人,如果战事需要,赔上一千条性命也是应当。但是如果非是必需,即使一条人命也是人命关天。”
总兵破口大骂几句,忽又住口不语,嘲讽地笑道:“狄县令,要是你有朝一日厌烦了案牍公文,不妨到这里来,我定会将你栽培成一员大将哩!你说复核一桩案子?岂有此理,我立时便要了结!你且发号施令吧!”
有一名把总方才听到总兵开口叱骂,便飞奔过来,想要看个究竟,狄公对此人说道:“有一姓潘的百长,此时在前厅门口等我,正是他诬告同伍杀人,还请你带他进来!”
“也叫他的上司同来!要快!”总兵从旁命道。
把总快步出门而去。此时从外面传来呜呜声,如哀叹一般低沉,调子愈来愈高,几乎穿透了厚厚的宫墙。这正是黄铜号角吹出的号令,意在召唤大军齐集出发。
总兵挺直宽阔的双肩,咧嘴笑道:“狄县令你听,这音调听去最是入耳不过的!”说罢又去俯看地图。
狄公两眼直盯着门口<a id="jzyy_1_74" href="#jz_1_74"><sup>(9)</sup></a>。把总片刻即回,潘百长与一名上了年纪的军官跟在后面。狄公对总兵说道:“大人,二人带到。”
总兵转过身来,两手的拇指仍勾在剑带上,对着来人怒目而视。那二人站得笔直,两眼定定凝望,要说有幸得与天下第一勇将近在咫尺、面面相觑,这还是生平头一遭。总兵冲那军官吼道:“报上这名百长的情形!”
“驭下有方,严于律己,与他人不甚相得,未曾上过沙场……”军官急急说道。
“你说的又是什么案子?<a id="jzyy_1_75" href="#jz_1_75"><sup>(10)</sup></a>”总兵对狄公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