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ptwx.net

字:
关灯 护眼
飘天文学 > 黄雀计划 > 番外:星月篇(第1/5页)

番外:星月篇 (第1/5页)

飘天文学 ptwx.net,最快更新黄雀计划!

【1】

大铁门在面前缓缓打开,一个面目阴沉又疲倦的狱警从岗亭里盯着他们,嘴角翻起一个嘲讽的微笑,在车子启动时对他们高喊了一句。

“Good luck!You gonna need that!”

这,就是星月监狱——全美最高级别的监狱,对他们所说的第一句话。与其说是欢迎,不如说是警告。

“多好的人啊。”项目负责人珍妮弗·特兰多面无表情地说。

大家都听得出这句话里的辛辣,但是没人回应。

小巴车缓缓驶进监狱。从门口的岗亭到行政办公楼主体约有两公里,一路上都是沙石铺地,车轮在地面上疙疙瘩瘩地行进,小幅的震动颠得所有人都很不舒服。

星月监狱的监狱长名叫特里佛·加特纳,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招待了FBI这个小小的“使节团”。

加特纳刚五十出头,灰白的头发稀疏地搭在头顶。他皮肤苍白,肌肉松弛,看上去长期缺乏户外运动,一双眼眸倒是闪闪发亮,有一种过度自信造成的热情。装潢现代而豪华的办公室里,一张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位证书镶着浮夸的金边,挂在嵌着黑胡桃木护壁板的墙壁上,从配色上保证所有来访者走进房间第一眼就能看到它。

“欢迎来检阅各位的成果!”他快乐地张开双手,对他办公桌后面的大落地窗做了一个夸张的手势。“各位知道这个地方的外号吧?‘FBI的后花园’。这里面起码有百分之六十的犯人是由贵局亲手送进来的呢!”说完,他咯咯咯大笑起来,好像自己被自己话语里的幽默逗笑了似的。

没有人笑,只有珍妮弗礼节性地弯了弯嘴角,作为回应。

“那么,”加特纳完全不以为忤,做了个请坐的手势,自己坐在了办公桌后面那张宽大的皮座椅上,“我是监狱长特里佛·加特纳,请叫我加特纳博士。我在星月监狱已经四年了,自从,你们懂的,上一次事件以来。这四年绝对风调雨顺、事事太平,外界那些可怖又夸张的谣言大可不必理睬,在我有效的管理体制之下,星月监狱已经堪称全美最模范的监狱之一了,绝对可以保证各位专家的安全。要不然我也不会有这个胆子答应FBI的这次项目请求嘛。”

说罢,他又笑了起来。

然而,在场的人心里都知道,这不是真的。

星月监狱是一家联邦监狱,因为其本身就是一座孤岛,四面环海,与陆地连接的道路只有一条。其地理上的优势杜绝了越狱的绝大部分可能,因此从建立之初,就用来关押全美最危险的罪犯,大多数刑期都在二十年以上,而且很多犯人曾被鉴定为精神病态,在州立监狱关押会对普通犯人造成极大威胁,因此被送至此地。

其地理上的偏僻与孤绝,固然能保证其固若金汤,然而也容易造成犯人心理上的幽闭与绝望,压力的累积会使之行为激化。四年前,星月监狱发生了一次小规模暴动,虽然很快被镇压,但是有一名犯人从号称全世界戒备最严的监狱中成功越狱。舆论对此事大加抨击,认为联邦监狱每年要消耗如此巨量的公帑,现有的监狱管理体系却如此僵化,过分执着于旧有体系,无法应对现代监狱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事件发生不久,联邦监狱管理局便宣布了一项改革,允许一家私营的教育改造集团接手监狱的运维。加特纳便是集团指定的监狱长。他是一名项目管理方面的专家,在行政管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而事实证明,加特纳也确实不负所托。他对监狱方面做的最大改革,首先是按罪行和暴力等级,将犯人加以区分,同时引入大量健身设备和心理治疗人员,以疏导犯人的暴力倾向。在星月监狱,设有牧师、行为纠正官、心理医生、护士等各项职位。所有职员的人数与囚犯人数,比例到达了罕见的1:17。

加特纳的脸上浮现出一种谄媚式的自得的笑容,或者是自得的谄媚,迈克尔·马科维奇不太好说。他是在FBI付费名单上的犯罪心理学家,研究微表情只是他的一项业余爱好,但是这个稍纵即逝的微笑总让他心里有些不安与不快。他敏锐地感觉到自己的同事在身后稍稍换了个姿势,他认为这个年轻的亚洲人也有同样的感觉。

带领这支小小的团队的,是珍妮弗·特兰多女士。她是FBI犯罪学部门的负责人,为FBI服务了十年以后,接受了犯罪学的深造,是当年FBI行为科学调查支援科的首批参与者之一。正是这个计划,将犯罪学研究的地位在FBI内部提高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

这位个子高大的白种女性,一头暗金色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在脑后,她今年应该是四十二岁,当年西点军校的优秀毕业生,经国防部推荐直接进入FBI工作,如今已经足足十八个年头。据说当年她坚持要求在一线工作,这或许能解释她那明显有些缓慢的晋升速度,但这也为她后来的犯罪学研究增加了不少实际经验。

她步伐坚定有力,背永远挺直,严肃而古板的铁灰色西装外套下,隐约可见流畅而结实的肌肉线条——办公室工作并未影响她对身体素质的严格要求,她每年的射击测试成绩仍然在FBI内部数一数二。正是这种铁娘子般的气质,使得她在以白人男性占优势地位的FBI里具有独一无二的威严气势,甚至在负责这个连她自己在内仅有五人的小团队时,也有一种说一不二的权威感。

加特纳简单寒暄了几句,便起身带领他们去参观星月监狱。迈克尔·马科维奇看得出来,他的同事们,尤其是珍妮弗,对此缺乏兴趣,仅仅是出于一种礼貌才跟着加特纳四处逛逛。这也不能怪他的同事们。毕竟,一座高警戒的联邦监狱意味着,在押犯人无一例外地触犯过联邦重罪。而这对任何一个犯罪学家来说都不亚于一座富矿。如果只是参观监狱本身,无疑是入宝山而空手归。

在职业生涯当中,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和监狱打过交道,然而单个案例远没有如此集中、成规模的学习样本来得意味深远。

加特纳带领着他们向西翼走去。行政楼是一栋外墙由砂石混凝浇筑的灰色建筑,四四方方、线条严整,然而在一整面墙外探出来的玻璃幕墙像是在这长方形水泥块上蒙上了一层水晶,支撑着玻璃幕墙的钢架构简洁而现代,充满了某种冷战时代特有的包豪斯风格。

珍妮弗·特兰多在进入西翼监所之前,最后向它望了一眼。她在心里对这栋建筑发出了一声不赞同的“啧”声。她1965年生于一个“蓝血之家”,父亲和叔叔都是联邦警探。她一直记得以前他们周末在家中小酌——冷战时代,这对兄弟变得异常小心谨慎——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对联调局的霸权主义作风发些牢骚。

“永远要警惕灰色混凝土大楼。”他叔叔喝下一杯威士忌,把杯子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那时候她还是个小女孩,在为父亲和叔叔端去下酒菜的时候听到了这句话,但是并不知道他们所说的灰色混凝土大楼指的是什么。

直到多年以后,她进入了FBI,才发现那栋灰色混凝土大楼,意味着什么。

她收回目光,走进了星月监狱的西翼监所。

星月监狱与其他监狱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并非“一座”监狱,而是好几个监区组合起来的建筑群。六栋灰扑扑的监所大楼以两排三栋的方式排列起来,自成一体又各自独立,每栋大楼都带有自己的院子,每一栋都只有两个出入口,隔绝它们的是5.12米高的狱墙,每一栋高墙上都有高压电网和岗哨,持枪的警卫时刻巡视。警卫可以在这些高墙形成的过道上来去自如,然而未佩戴出入许可标识的犯人一旦出现在这些过道里,就会立即被警卫击毙。每天的餐食由中央厨房统一供应,届时由餐车向各个监区准时发放。

加特纳滔滔不绝地宣传着这家监狱的“改造再教育”项目,通过适当的体力劳动让犯人们在工作中重新找回劳动者的尊严,以便在余下的时光中找回人生意义,重新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良好公民……听到这话,团队中终于有人忍不住打断他:“对不起,加特纳博士,这家监狱里不都是重刑犯吗?绝大多数人都是十五年以上的刑期。”

加特纳轻松地耸耸肩——珍妮弗发现他很喜欢这个动作——“这也是我们正在改进的一点。我们认为,通过在星月监狱的改造,完全能让他们洗心革面,出狱后也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监狱方也会为他们提供各种评估,帮他们争取减刑或假释。”

提问者点点头,闭嘴不言。

……减刑?珍妮弗飞速地瞥了一眼加特纳,又看了一眼她身边的布拉德·贝里曼,后者脸上毫无表情,但是她知道这位她认识了足有七年的犯罪学专家心里在想什么。这家监狱之所以戒备森严,不是没有原因的:这里面收容了几乎全美最恶劣的罪犯,黑帮分子、犯下诱拐杀人罪的恋童癖、连环杀手和纵火犯。每一个人身上都血债累累,这些人在FBI的犯罪档案箱摞在一起搞不好高过拉什莫尔山。而正是这样的罪犯,在所有类型的囚犯当中,也是出狱后再犯率最高的类型。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判决中也大多带有“不得减刑、不得假释”的条款。

当然,除去这一部分无可救药的禽兽,这家监狱也有程度“较轻”的囚犯。但是这个“较轻”,也只是在这家监狱各位“同泽”之间的相对之下。加特纳的改造再教育项目当然有其现实考量:现在,美国监狱无论哪一所都人满为患,囚犯年纪越大,监狱为他们承担的医疗成本也就越高,从经济角度考虑,实在不是个好选择。

珍妮弗抿了抿嘴,不再多言。

他们参观的这个监舍,在星月监狱六个监所中排序第六,也是犯人罪行较轻、刑期较短的一个监区。此时正值犯人的劳动时间,里面没有多少人。空荡荡的走廊上,他们的脚步和加特纳喋喋不休的话语形成一阵阵轻微的混响。所有的墙壁都刷成一种淡淡的绿色,据加特纳介绍,这种颜色有助于让人舒缓心境,平和情绪。和电影中那种全由钢管构成的冰冷印象不同,狭窄的走廊两侧是一扇又一扇的门,排列并不十分紧密,每个单间可容纳六人。居住区域看起来更像廉价学生公寓,唯一的区别在于,每一扇大门上都有大得吓人的电子锁。

加特纳重点介绍了这些电子锁,它们能通过中央控制追踪每一扇监舍大门的情况,能够控制单扇门的开关,也能瞬间同时锁闭所有监舍门,整体误差不超过0.04秒。与此同时,电子锁在门外和门内都有报警功能,门内与门外均可通过按键触发。触发之后,监狱的中控系统立即收到警报,并派遣与该监舍最近的狱警前去查看。监舍门早上七点统一打开,晚上九点统一关闭,每个犯人在这两个时间点都必须签出和签入一次,作为其在监的证明。

“整个监狱的签到系统,过去是IC卡系统,后来我们发现IC卡可以代签,于是我们又升级为指纹系统,这样能够更好地管理所有人员的真实定位。所有囚犯在签出后,领取餐点、到工厂做工、到娱乐区域进行休闲活动时,都需要录入一次指纹,以保证设施能顺利使用。”加特纳不无自得地补充道,“虽然整个系统花了我们不少钱,但是从效果来看,这笔钱花得非常值。自从这个指纹系统开始使用之后,狱方就能知道每一个犯人在每一时间、每一地点做什么,再配合全监狱二百六十个监控摄像头,我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每一个犯人二十四小时内的所有行踪,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很酷。”有人恭维了一声。

“当然很酷,我们还是全美第一个使用这种系统的监狱。”加特纳笑起来,“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其他更酷的东西……”

珍妮弗对他的夸夸其谈感到厌烦,但又不得不忍受。他们此行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参观一家高科技监狱是如何把自己变成一个“老大哥”真人秀的,但这些东西却是加特纳必须向他们“兜售”的,以此来证明联邦政府的预算每一分都花得物有所值。

整个参观过程,几乎所有人都在假装感兴趣地陪着加特纳进行这趟炫耀之旅。唯一一个表现出了真正兴趣的人,就是那个高个子亚洲人了。他到处东张西望,用充满好奇的目光到处打量,有时甚至伸出手去摸摸那些电子锁,口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就是说,这些铁栅栏在警报开启之后会通电?有多少伏呢?”相比其他人敷衍了事的态度,他是这个小团体内唯一能让气氛活跃起来的人,因此加特纳笑容可掬,有问必答:“2600伏,加上150毫安的电流。”

这是足以致命的数字,亚洲青年吹了声口哨,加特纳补充了句:“整个监区一共六十三扇这样的铁栅格,外加警戒墙上的电网,警报过后五分钟内就能全部开启。”

他语气里的得意扬扬让珍妮弗花了很大的力气才忍住一个白眼,亚洲青年却真心实意地赞叹道:“太了不起了!”

“……怪胎旅游团。”珍妮弗背后,一名研究员小声对另一个说,“给他胸前挂个佳能照相机,简直就是热门景点里的日本人。”

另一个研究员低声说:“他好像是中国人。”

是的,亚洲青年的姓氏短得有点可笑,这位天性活泼的监狱长甚至在他介绍完毕后,做了一个扭微波炉开关的手势,说:“叮?就像这样?”那位丁教授并没有生气,也报以善意的大笑。“对!就是这样,叮!电视晚餐。”

【2】

“幸存者心理互助小组”在这个街区已经开到第二个年头。原本的小组负责人是位黑人女性,她身高约1.75米,体形有些过于丰满,走路有一种肥胖者特有的摇摇摆摆的韵律感。她有一双湿漉漉的大眼睛和柔软的嗓音。她永远都带着一点鼻音,好像得了永远也好不了的感冒,总是拿着一张大手帕擦着鼻子,用忧郁的神情鼓励互助小组的成员讲出自己的故事。

互助会的人总是来来去去的,有些人会留在这里很长时间,有些人只会来那么一两次。第一次来的人,有些会哭个不停,有些会突然离席。她总会用那双忧郁的、湿润的大眼睛真挚地看着他们,轻轻地说:“释放一下吧,孩子,释放出来。”但是很少制止。

曾经有过一位女同事对博士私下说:“她就像文学作品里描述的那种‘南方母亲’形象活生生变成了一个人,”她顿了顿,“听起来有点种族歧视,不过我也是黑人,所以这不算。我觉得她一定能做出很好吃的油炸羽衣甘蓝。”

博士对此表示赞同,因为他面前摆着的这盘油炸羽衣甘蓝确实非常美味,因为毫不吝惜油量,好吃到简直有种罪恶感。

苏珊·卡梅森用湿漉漉的大眼睛温柔地注视着他,劝他多吃一点:“博士,你太瘦了,你得多吃一点。”

不知为什么,在她面前说一声吃不下仿佛令自己有一种亵渎他人心意的负罪感,但是博士确实吃不下了,尤其是他早已发现了厨房垃圾桶里一家烘焙店的包装袋。他有十足的把握那里面应该盛放过一个蛋糕,即将上桌作为饭后甜品。

他只好露出心虚的微笑,告罪说自己确实吃不下了——这也情有可原,他们已经吃了沙拉、牛排和馅饼。

“好的,那我们来吃甜品吧!”苏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起身去冰箱里拿出一个大托盘,上面果然是一个巧克力冰淇淋蛋糕。博士从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呻吟。

过于丰盛的餐点显示出旧同事的造访令苏珊开心不已,这是显而易见的。她今年六月份正式辞去了社区工作者这一职务,然而二十六年的倾心奉献令她在辞职之后也收到了不少热情洋溢的回馈。这是一间位于西区的老式红砖公寓,无论外观还是内饰,看起来都有些年头了,屋角的一些地方能够看出有过除霉的痕迹,想来应该是付不出将房子整体重新粉刷的翻新费用,只能年复一年地擦除墙皮上的霉菌。然而,屋子里收拾得非常干净,桌子上摆着一大捧新鲜的鹤望兰,一套镀银的茶具在玻璃柜里发出浑厚的闪光,厨房墙角上贴着一张身高标尺——如果仔细看,能看到一个1992年出生的女孩的成长痕迹。

博士打量着苏珊的厨房,冰箱上贴着曾受她帮助的女性的贺卡,还有笔迹幼稚的蜡笔画。看得出来苏珊为此感到十分自豪,把它们贴在了显眼的位置。

他知道那个小女孩并不是她的亲生女儿或者外孙女。苏珊·卡梅森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了。那孩子是她的养女,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弃婴。这个女孩现在正在加利福尼亚读大学,她高中时候获得的奖状被端正地贴在厨房的墙壁上。

她是个好人。博士由衷地在心中赞叹。苏珊·卡梅森丰满的体形仿佛象征着她心中无穷无尽的大爱,毫不吝惜地分发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包括他自己。

他刚刚接受这份工作时,曾经有过一段长时间的抑郁时期。他拿了两个心理学相关的学位,人生中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围绕着人类的各种心理问题撰写论文。然而真正接触到心理互助小组时,那些黑暗的故事带着血腥和恶意的腐臭,活生生、血淋淋地摆在他面前,带着受害者的泪水与伤痕,他还是承受不住。

学校提供的辅导员无法解决他的问题,向他伸出援手的正是苏珊。

她轻易地辨认出了他在那些受害者倾诉时双手轻微的颤抖、突然间攥紧裤子时手背上的青筋,以及因为失眠浮现出来的黑眼圈。

有一天她对他说:“博士,你知道吗?在我刚开始这份工作时,我一度害怕晚上独自出门坐地铁,我很害怕空无一人的地下隧道。如果背后有人,我会忍不住加快脚步,以求离那人远一点。”

“是吗?”他惊奇地问,忍下了一句“你也是这样吗”。

那时候他们正坐在户外的一张长椅上,东部寒冷的冬天让杯口的咖啡在带着铁锈味的空气里冒出一团团白雾,鸽子在街口起落、盘旋,恐吓着在一辆塔可饼餐车外面排队的每一名顾客,参观博物馆的小孩子排成两行走过,手拉着手向同学兴奋得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寒气从毛衣领子灌进去,博士觉得后颈处起了一层细小的鸡皮疙瘩,他不由得紧了紧围巾。

“是的。”苏珊呷了一口咖啡,“有次我吓到了一个姑娘。那是最后一班地铁,我们两个一前一后出站,她在我后面。路灯坏了,夜里很暗,她留着短发,戴着兜帽,我以为那是个男人,我被吓着了,突然快跑。她以为有什么事情发生,也开始拔足狂奔,我以为她在追我,我跑得更快了……”苏珊大笑起来,“直到她在我后面开始尖叫,我才发现她是个女孩。我停下来看着她,她也看着我,满脸都是泪水,我们才发现这是一场虚惊。”

她歪了歪头,笑道:“这账应该记在哈莱姆区的头上。”

博士也笑了。

“人都有这么一步,”她宽慰式地拍拍他的手肘,皮革手套在博士的毛呢大衣上发出轻微的刮擦声,“这是社工的必修课。如果被这种事情影响到,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好人,你没有真正见过人性当中的恶意。”

博士用叉子挖了一勺蛋糕上的糖霜,放入口中。

苏珊娜是对的。

【3】

休息过后,加特纳借口有个视频会议要开,安排了两名警员带领他们继续剩下的参观之旅。然而,他们刚准备踏出休息室的时候,有个高大而阴郁的男人走了进来,用粗哑低沉的声音说:“好了,你们俩去忙自己的事情吧,剩下的我来接手。”

“可是,詹姆,是加特纳博士让我们……”其中一人嗫嚅着。

“我说,剩下的我来接手。”詹姆粗声粗气地说。

两名狱警对视了一眼,做了个“请”的手势,就走了出去。

“我是詹姆斯·莱彻尔,星月监狱的狱警长。”高大男子自我介绍道,“下面由我来向各位介绍本监狱的设施。”

他径直走向珍妮弗:“您一定是特兰多女士了。下面不如让我们来看看改造区。”

这不是在征询意见,珍妮弗有些吃惊,不过她同意了莱彻尔的提议。

莱彻尔是个身高看起来足有1.82米的壮汉,脸上带着长期户外作业晒出来的雀斑和古铜色。这人看上去四十出头,眉毛中间挤出的皱纹冷得像一块冰。他脸色阴沉,讲解毫无热情,好像对这项工作充满了厌倦和不耐烦,只是出于命令才不得不这么做的。

“本监狱拥有非常先进的改造再教育系统,就是这里,我们称之为改造区。”莱彻尔推开玻璃门,走了进去。

这是一栋有点像大学教学楼的建筑,走廊远比监舍来得宽阔而疏朗,墙壁被油漆刷成上下两种颜色,淡绿色和墨绿色,走廊两边是一扇扇鹅黄色的大门。

一行人随着楼梯拾级而上。

“我想,加特纳监狱长一定为你们讲解过,在监狱体系当中,娱乐与教育是多么重要的一环。事实上确实是这样。本监狱的在押犯人当中有很多黑帮分子,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拉丁美洲、亚洲、欧洲……有些人连英语都不大会说。因此,本监狱聘有英语教师,每周都会来给非英语母语的犯人上课。理论上。”

他推开一扇门,问候道:“韦斯特伍德,您好。”

被叫到名字的那位老太太看到他显然非常吃惊,从桌子后面站起来,期期艾艾地说:“莱彻尔警官……?你们怎么现在就来了?我还以为……”她看了一眼詹姆身后,闭上了嘴巴。

“我们提前了一小会儿。”莱彻尔说,向双方介绍道,“这位是特兰多探员,FBI犯罪学专家;特兰多探员,这位是我们的英语教师韦斯特伍德太太。韦斯特伍德太太,不如您来向他们介绍一下课程安排?”

韦斯特伍德局促不安地和珍妮弗等人握了握手:“啊,是的,我是这里的英语教师……我一周来三天,这边的学生都很不错……”

也许是有点看不下去韦斯特伍德的结巴和语无伦次,莱彻尔开口道:“韦斯特伍德太太是退休的小学教员,不属于政府员工,薪水由本监狱下发。她在教育工作上经验非常丰富。”

“是的!谢谢您为我说明,莱彻尔警官。”韦斯特伍德太太说,她的紧张看起来缓解了一些,“在来到这家监狱之前,我是圣博伦公立小学的英语老师,我在那儿工作了三十年,一直到退休。”

他们又简单地聊了一会儿,便离开了这个房间。

“这边是音乐教室,”莱彻尔打开另一扇门,教室里面空荡荡的,“今天没有音乐课。”

窗帘是拉上的,所以屋子里很暗,但珍妮弗仍然注意到被擦拭得干干净净的钢琴,以及布满灰尘的窗帘。

“美术教室现在也没有课,”莱彻尔带领他们出去,“健身房还没到开放的时间。如大家所见,本监狱有包括英语课、美术课、音乐课等教育项目,只要犯人们有这个毅力,他们也能在狱中完成函授的高中课程。与此同时,在楼上,我们还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就业培训师……”

他大声地介绍着这些项目,那粗哑低沉的声音在空荡荡的走廊上激起回音,然而,那毫无热情的声音所讲述的监狱仿佛和现实产生了某种偏差。那所设施齐全、活动丰富的监狱,与他们正身处的这个空荡荡、毫无人气的建筑物,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而他们是来自另一个时间的旅行者,前来拜访一座史前的遗迹。

“……这里,并没有人啊。”终于,有个名叫金斯堡的组员忍不住开口。

“因为现在没有课。”莱彻尔硬邦邦地回答。

“但是贵司的资料上说这些设施是全天候开放的。”

“我说了,现在没有课。”莱彻尔看了他一眼。

金斯堡仍然没死心,继续追问下去:“我记得星月监狱的PPT上说的改造项目远不止这些,还有诗歌课程,鼓励犯人进行诗歌创作?”

莱彻尔看了一眼他胸前的铭牌,随即抬起眼皮盯着他:“金斯堡先生,当他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当然就会创作诗歌了。理论上。”

“理论上?”金斯堡反问道。

“对,理论上。诗歌可不是人人都写得出来的东西,不是吗?”莱彻尔挑衅似的看着他,“理论上我们还拥有花不完的经费,能去聘请一位专业的诗人来指导这些连初中都没念完的混混来写诗。感谢联邦政府,感谢资本主义。”

珍妮弗猛地看了他一眼,后者直直地回望着她,那目光坚定得就如回以直视就是一种冒犯似的,所以珍妮弗避开了视线,投向教室的窗户。那些窗户上蒙着一层厚厚的灰尘,褪色的窗帘上清楚地被日光晒出一个窗把手的痕迹。

医疗服务室倒是一个重点区域,珍妮弗·特兰多一直想把一台核磁共振仪运进来,以便开展针对犯人的脑神经扫描项目。但是这种机械既笨重又耗电,他们原本想看看医疗服务室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插座来安装,然而实地勘察的结果是,搞不好连如何把这种笨重的仪器运进来都是个大问题。一般医院所用的核磁共振仪大多是1.5T或3T的,而他们借到的这台足有7T,造价一千四百万美元,当然脑神经成像的清晰程度也是无与伦比的。在试验中,它能使髋臼中薄薄的软骨组织最细微的伤痕也清晰可辨。全国只有一家医学研究室愿意出借这种核磁共振仪,但是禁止他们将其拆分运输,以免在装运中出现操作风险。而普通的集成卡车根本无法承担一整台核磁共振仪的运输精度与重量。

护士为他们送来热咖啡,他们和当值的医生热烈地探讨着技术细节,莱彻尔就一直抱着手臂靠在墙壁上,一言不发。珍妮弗把咖啡杯放下时,余光无意中瞥见莱彻尔从垃圾桶里捡起一张字条,打开看了看,又皱着眉团在手心里。

珍妮弗咬了咬嘴唇。

她隐约看见,那上面有个潦草的涂鸦,是一只猪。

然后医疗室的门突然被打开,加特纳闯了进来。

“……莱彻尔!”他怒气冲冲的声调在收获到一圈注视的目光后迅速刹车,立刻又换成一种虚情假意的腔调。不过半秒的时间,这位监狱长已经调整好了心态,仿佛为了解释刚才的戏剧性场面,用一种女人在抱怨情人晚归时嗔怪的语气说:“哦,詹米,原来你在这儿!第三监舍找你都找疯了!”

“好的,长官,我这就去。”高大的狱警长放下咖啡杯,带好制服警帽,走了出去。

“真抱歉打乱你们的参观计划!”加特纳振作精神,重新用那种热情洋溢的语调大声说,“不过我想莱彻尔警官也十分尽职……接下来的行程还是由皮涅拉来负责。菲利普?”

一名小个子拉美人从他身后闪出来,穿着西装而不是狱警制服,与他们握手,并自我介绍道:“各位好,我是加特纳先生的秘书。”

珍妮弗与他握了手:“我想,参观的行程也差不多了,我们现在需要与医疗室沟通一下如何把MRI系统搬进来并且成功运转的问题。你看,这里无论是空间还是电压都不够,我怕这台机器开起来的一瞬间,你们的电机就会跳闸。”

加特纳点了点头,说:“嗯,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该怎么配合您的工作呢?”

“我们可能需要看一下监狱的电路图,以便确定监狱的电网是否能承受MRI的耗电量,如果这东西不能摆在医务室的话,得找个别的地方来放它。”

“唔、唔,”加特纳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对秘书说:“务必协助特兰多女士。实在抱歉,”他又转向珍妮弗,“我是在视频会议中间跑出来的,现在我必须回去了。”

珍妮弗目送他离开,想要收回视线的时候刚好和那位年轻亚洲学者对视了一眼。亚洲人吐了口气,飞速地对她做了个鬼脸。

就在小组商讨工作的时候,珍妮弗准备出来抽支烟。就在她刚咬碎薄荷爆珠的时候,那名亚洲人也跟了出来。

“借火吗?”珍妮弗问。

“我不抽烟。”亚洲人说,“我只是有点心神不宁,想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珍妮弗嗔怪地看了他一眼:“有什么话想说就说吧,不要假装在一个吸烟者身边呼吸新鲜空气。”

亚洲人自嘲地牵起嘴角笑了笑,随即又收敛了笑容。

“特兰多女士,你对刚才那出闹剧怎么看?”

“闹剧?”特兰多弹了弹烟灰。

“你也别假装自己什么都没看见。狱警长莱彻尔和监狱长加特纳之间有点不对付,我们本来应该在午餐后参观这栋楼的,结果他强行截下我们,让我们在上午就来参观。我想你也注意到那几间教室窗帘上厚厚的灰尘了,这说明教室很久没有使用过,钢琴、画架、桌椅都是最近才擦过一遍,让它们看起来不至于太像废墟。”他顿了顿,低头看看自己的鞋尖,“我直说了吧,星月监狱并没有PPT说明上看起来那么好,它根本没有提供什么改造再教育活动。”

珍妮弗吸了口烟,没说话。

“那名英语教师,是小学教师,而且是退休后被重新聘用的,这说明她是人力资源市场上能找到的同类雇员中最便宜的。她能教会二年级小学生如何拼写,我毫不怀疑。但她是否有能力辅导这些囚犯中任何一人凭函授考到高中文凭,我非常怀疑。只要查一下这家监狱过去有多少囚犯获取过高中文凭,就能佐证我的……”

“你来星月监狱的项目是什么?”珍妮弗打断他。

亚洲人硬生生地吞回要说的话,回答道:“……心理评估对出狱后再犯罪的准确性。”

“高中文凭和这个项目有什么关系?”

“……没有直接关系,但是……”

“没有什么但是。”珍妮弗说,“我们受命来对星月监狱的重刑犯人做一次心理评估。这个项目的意义,是由FBI犯罪学基金资助的一项犯罪学研究,仅此而已。”

“但是联邦政府也希望从这个项目当中,对星月监狱的资质进行评估,不是吗?”亚洲人反驳道。

珍妮弗把烟头熄灭在她随身携带的便携烟灰缸里:“是评估,不是调查。”

亚洲人微微张大了嘴巴,一脸不可置信地盯着她。

珍妮弗叹了口气,四下望望,确认周围没有什么人之后,说:“丁教授,我明白你的疑虑,但是星月监狱的故事……远比你想象中复杂得多。”

是的,星月监狱,远比这位年轻的、在象牙塔里待了一辈子的亚洲学者所能预想的要复杂得多。

星月监狱,是第一家被私人“改造集团”承办的联邦监狱。

它的承包商CAC,是全美最大的私营监狱集团。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美国犯罪率激增,所有监狱都人满为患,而由政府主导的基础建设跟不上囚犯数量的增长,因此,由私人企业承包运营的监狱便应运而生。CAC公司是在这个浪潮中掘到了最早也是最大一桶金的企业,也得益于它与政府的密切关系,以及军方背景。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CAC与全美最大的安保公司“褐石”的幕后大股东,几乎是同一拨人。这两家公司都没有上市,是私人公司,因此这些信息也从未被公开披露过。它的董事席,穿过层层复杂的股权关系,来自于美国一个历史悠久的老钱家族,其影响力不仅能直接干预白宫,甚至能直接干预五角大楼。

私人承包监狱业,最初只限于州立监狱,由承包商自行承担基础建设与运营。然而这些监狱运营得实在太好,最早,他们还需要拿联邦政府的补贴,然而后来,不仅能实现收支平衡,还实现了平均每家监狱每年七千万美元的利润,是每个州重要的纳税户。与此同时,私人承包的监狱里,囚犯的待遇,无论是住宿、伙食、医疗、卫生,也明显比州政府运营时上升了不少。对比之下,每年都需要联邦政府高额补贴的联邦监狱,就显得又落后又碍眼。甚至在新晋政客当中,不少人都持有“既然私营企业做得比国家好,为什么不交给企业来做”的观点。当这种呼声越来越高时,两年前星月监狱,全美最大的一所联邦监狱,就与CAC签订了运营合同。

所以目前,星月监狱,是一家半私有化的联邦监狱。CAC负责物业、餐饮等日常运营,也招揽工程项目,利用监狱里大量的人力,为自己实现盈利。

然而,州立监狱的成功经验,似乎要在星月监狱这里栽个跟头。

州立监狱的犯人,通常犯的是轻罪,刑期短,白领犯罪者也较多。这种犯人当中没有多少帮派分子,反而能经常看见戴着眼镜、一脸苍白的前公司财务,因为为公司开具假发票而入狱,或者策划过庞氏骗局的前华尔街精英。不消说,这些人的危险性远没有那么大。

CAC接手星月监狱四年之后,政府补贴不降反增,CAC今年甚至提出了比去年增加40%的预算,使得四年来一直质疑私营监狱承包商的反对意见越来越大。虽然监狱承包合约并未到期,但是CAC决定对此采取行动挽回公众形象,积极与联邦政府展开合作项目,便是其中一着。

于是,才有了这个代表团。

“……所以,”珍妮弗拂去袖子上的一片烟灰,说,“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其他的别去管。”

亚洲人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也许你是对的。”他话锋一转,“我们什么时候能直接与犯人对话?”

轮到珍妮弗深深地叹一口气了:“狱方对此一直有些阻力,他们之前安排的是我们与他们甄选出来的犯人面谈,我认为我们应该自由选择谈话与评估的对象。不过你放心,我会推进这件事的。”

亚洲人耸了耸肩:“我有个提议。”

“说说看?”

“让我住在这里。”亚洲人看到珍妮弗目瞪口呆的样子,对她浮起一个微笑,“反正我带了自己的牙刷。”

【4】

弗朗西斯科·里德1983年生于加州圣莫尼塔市。他的父亲只在医院里看了一眼这个脸色红润、哭声洪亮的婴儿,就消失在了医院。很显然,婴儿深邃的肤色证实了他长久以来的疑问:他的妻子是否在背着他和别的男人偷情。

事实上,佳思敏·维拉从来没有和这个男人有过正式的婚姻,他们初次相遇是在一家酒吧,几杯龙舌兰下肚之后彼此调情,就这么勾搭到了一起。这段浑浑噩噩的关系经历了几次分分合合,最后在维拉女士找到一份麦迪逊饭店酒廊的调酒师工作后有所缓解,毕竟他们之前吵架的主要原因是缺钱。

佳思敏·维拉的这份工作,比起她之前那些酒水推销的零散工作来说,收入颇丰,她私下还做一些类似于暗娼的工作。麦迪逊饭店不是柏悦、四季那种适合度假的高级饭店,但对于商旅客来说档次尚可,酒廊里常聚集着结束了一天工作、想要找点乐子放松一下的出差人士。他们需求简单,出手却大方。

理论上,她应该攒下了不少钱,但是怀孕让她丢掉了调酒师的工作。毕竟,没有酒店愿意让一个大肚子孕妇在酒廊为顾客倒酒。而男友的离去又让她不得不停工半年独自抚养这个婴儿。

从一些迹象来看,佳思敏·维拉并不是没有过要当一个好妈妈的念头。最初,她会给婴儿买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尿片和婴儿玩具。然而得不到充分休息,存款又在不断变少,让佳思敏·维拉烦透了婴儿的哭闹。根据儿童福利保障机构的记录,弗朗西斯科还不到一岁时,佳思敏就经常把他从摇篮里抓出来用力摇晃,仿佛这样就能阻止婴儿的大声啼哭。

弗朗西斯科快两岁的时候,佳思敏又交往了一位男友。新男友自称是个建筑承包商,当佳思敏发现他不过是个筑路工的时候已经晚了,她还有两个月临盆。这次她生了一个女儿。她和筑路工共同生活了三年,这期间两人吵架逐渐升级,发展为严重的家庭暴力,最后筑路工因为酒后斗殴而入狱,两人分道扬镳。

再次失去收入来源的佳思敏,此时已经差不多有五年没有一份像样的工作了。她不停地换男朋友,不停搬家,房租一次比一次便宜。在拮据的生活中她还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年轻时那点明艳动人也被生活逐渐磨去了光泽,同样被磨去的还有耐心。只要男友对她挥起拳头,暴力之后,她就会把被揍的痛苦与怒气原样发泄在儿子身上。

弗朗西斯科甚至认为,母亲有些时候,是憎恨过他的。

弗朗西斯科·里维拉是个好看的男孩子,从他湿润而动人的棕色眼睛、瓷器般光滑的深色皮肤和深邃的五官来看,他具有拉丁美洲和高加索混血儿的典型特征。母亲曾经在某次酒醉后对他承认,他也许是麦迪逊饭店游泳池那个英俊的墨西哥裔救生员的种。

随着年龄增长,小小的弗朗西斯科长得越来越像那个英俊的墨西哥人,他继承了父母双方容貌上的优点,混血儿的面容带有一种天然的野性,而忧郁的棕色大眼睛总是带有一层水汽似的,看上去仿佛蒙了一层霜。他母亲醉酒时会说,是他吸走了自己的青春、美貌,以及未来。

到了入学的年纪,他很少在同一所学校待一年以上,原因是他们总在频繁地搬家,从一个地方搬到一个更便宜的地方。佳思敏靠打零工维持生计,但是为数不多的薪水只有一小部分用在两个孩子身上,大部分都被用来购买各种廉价的酒精。尽管经常生活在贫困和家庭暴力的阴影下,弗朗西斯科学习成绩也一直处在中下游水平,在学校中很少因为行为不端而受到处罚。回溯他的童年学校记录,老师的评语大多是“安静、乖巧”,鼓励的话语大多是希望他能更开放地表达自己。

他们后来搬到堪萨斯定居,因为佳思敏在那里找到了真爱:乔纳森·里德。乔纳森·里德是堪萨斯人,在旧石镇开一家农用机电维修店,客户主要是周边的农民,生意还算平稳。在遇到佳思敏的前半生里,他一直是个单身汉。佳思敏在一家高速公路旁边的休息站打工,有时弗朗西斯科周末不得不待在母亲工作的地方写作业和照看妹妹,因为他们周末无处可去。乔纳森驾车去外地采购零件时便会光顾这里,有时遇上,觉得孩子可怜,会给他们买个甜甜圈做点心。

这桩婚姻来得有些突兀,尽管中间有接近二十岁的年龄差异和相识不过三个月的短暂时间,佳思敏还是急不可待地答应了乔纳森的求婚:那时候她的生活实在无以为继,再这样下去,她迟早要变成一个服务长途卡车司机的廉价站街女。哪怕乔纳森·里德大腹便便,头发都快没了一半,对她来说,也不啻于穿着银甲的骑士了。

重组家庭的一家四口过了一段相对富足、平静的日子,当时弗朗西斯科九岁,他的异父妹妹丹妮尔六岁。此时距离惨剧发生,还有三年,很少有人知道这三年当中,这个家庭究竟发生了什么。

根据周围邻居的说法,这是个非常普通也非常温馨的家庭。丈夫年纪虽然大了些,但对他的新婚小娇妻非常体贴,对两个孩子视若己出,每天早上出门上班之前,会依次亲吻他们作别。妻子虽然没有彻底戒除酗酒的习惯,但是努力打理着一家四口的生活,为丈夫和孩子准备三餐,吸尘、洗涤、清洁。这是个偏僻而且安静的小镇,距离最近的城镇开车需要约四十分钟。如果乔纳森没有出差,那么周末他们就会去镇子上玩一天,逛游乐园、看电影、吃晚餐。后来,两个孩子便改姓里德。

弗朗西斯科在村子里唯一的一家公立学校上学,他妹妹在案发前是同一家学校的一年级小学生。里德兄妹长得都很美,是那种具有异国风情的美,在一座以白人居多的南方小镇学校里十分罕见,以至于事情过去很多年后都有人记得他们。

丹妮尔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她漂亮却并不高傲,对人友善,尤其是笑容十分有亲和力,因此一入学就受到了不少同龄孩子的欢迎。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很喜欢她。她在学校成绩中等偏上,但展现出了出色的声乐才能,参加了学校的唱诗班。

“她真的是个小天使,”音乐老师评价,“丹妮尔优美的童声响起时,任何人都会为此屏住呼吸。我毫不怀疑,只要有正确的练习,她将来一定能在声乐上有所成就。”

很显然,里德太太也这样想。她与邻居的交往不多,但是交谈的话题往往都和丹妮尔有关,她总是骄傲地宣称丹妮尔将来一定能当歌星。南方小镇民风保守,很少会有母亲如此不加掩饰地炫耀子女。然而奇怪的是,邻居太太们却在这件事上保持着和里德太太相同的立场,她们也认为,面孔和歌声一样甜美的丹妮尔绝对是当大明星的料儿。她们甚至建议里德太太带女儿上电视去参加比赛。

相比之下,她的哥哥弗朗西斯科则平凡多了。

“弗朗西斯科是个很有礼貌的好孩子,”他的一位老师回忆道,“他很规矩,现在很少见了:哪怕在校外遇到,都会恭恭敬敬地向我问好,称呼我为‘夫人’。”

弗朗西斯科的成绩不太好,但是他一直很用功。他在体育上倒是有些天分,曾经参加过田径社,但后来很快又退出了——他摔伤了腿,小腿上的瘀青很久才消退。也许是因为过分溺爱孩子,佳思敏禁止他再参加田径社,导致他的体育老师兼田径教练惋惜了很久。

弗朗西斯科是个非常安静的孩子,上课很少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有位老师认为,他似乎怕出风头、怕被人注意到,故意把自己隐藏在角落里。但是这个早熟的少年十分珍惜他的妹妹。丹妮尔入学的第一年,他牵着她的小手,一直把她送进教室门。

在邻居的印象中,里德家安静而有礼,但是与邻居们的交往十分有限,大多只限于遇到时打个招呼。尤其是佳思敏,她很少出门,孩子在学校的活动都是由乔纳森代为前去的,邻居家的太太认为她毕竟是从加州来的,不太习惯和南方佬交往。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只不过是这个风气保守、安宁祥和的南方小镇上,极为普通的一家。

如果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也许里德家,不过是美国南方小镇无数平凡家庭中的一个。鉴于年龄,也许乔纳森会先走一步,但是一辈子辛苦工作攒下的积蓄足够他的遗孀和两个继子女生活了。两个孩子顺利长大,也许考上大学去外面的世界,也许留在老家找份工作,结婚、生子,再将一辈子坎坎坷坷的母亲侍奉终老,度过平淡、安稳的一生。

直到1995年7月4日的那天晚上。

那天是独立日,镇子上有烟火表演,因此附近很多人家都赶去参加这一盛会,包括里德家的邻居,一对新婚夫妇。7月5日凌晨,新婚夫妇看完烟火表演后开车回家,正在把车停进车库的时候,弗朗西斯科浑身是血地从里德家的后门狂奔而出,用力地拍打他们的车窗。夫妇二人吓了一跳,从浑身颤抖的孩子口中听说有人闯入他们家中,并且杀死了他的父母。

年轻的丈夫也是镇上的农夫,南方人家里几乎人人都有支猎枪和一腔热血。一听说年幼的女孩儿还在屋子里,他立即命令妻子报警,并将弗朗西斯科带到自己家保护起来,自己则从车库里拿了他的点三八猎枪,从后门走进里德家。

后门上有血迹,血脚印一直倒溯至主卧。他没有进去,而是端着枪,蹑手蹑脚地走进了孩子们的房间,并且在壁橱里找到了盖着一堆毯子、为了忍住哭泣把小脸憋得涨紫的丹妮尔·里德。

他立刻抱起女孩逃出房子。几分钟后镇上的警察就赶到了,并且在主卧室里发现了死去多时的里德夫妇。

入室谋杀,两起人命,在这个平静的小镇上,已经多年没有发生过了。警方极为重视,从郡警处抽调人手展开调查。他们对男孩和女孩分别取了证,根据弗朗西斯科的描述,他和妹妹睡上下铺,因为睡前偷喝了果汁感到尿急,半夜去厕所的时候,看到有人偷偷溜进家里,摸进主卧,并且用匕首残忍地杀死了他的父母。他赶紧回到自己的房间,把妹妹从床上抱下来,躲进壁橱,用毯子盖住自己和妹妹。其间,隔着厚重的毛毯,他隐约听到有人进入他们的房间,然后又出去了。

女孩的口供也相差无几。她说,她半夜被哥哥抱起来塞进壁橱,用毯子裹得严严实实,哥哥说家里进了坏人,让她千万不能发出一点声音。她怕得要命,只好紧紧地咬着嘴唇,不发出一丁点声音,直到她听见哥哥说,坏人好像走了,他要出去求救。女孩儿小声哭着要求哥哥不要离开自己,但是哥哥说他必须去求救,给女孩儿盖好毯子后便离开了。她在黑暗中绝望地等待着,直到隔壁邻居找到她,并且把她抱出去。

比起女孩在叙述中不停哭泣甚而打断询问,男孩则显得冷静许多,他的临危不乱拯救了自己和妹妹的生命,让女警和儿童福利社工都为之心碎。当地报纸称他为“英雄男孩”,并为兄妹俩的悲惨遭遇和未来命运担忧不已。

然而,在郡警这边,随着调查的深入,疑点越来越多。

首先,歹徒挑7月4日这天下手,或许是因为这片街区的住户大多去镇上观赏烟火表演,是闯空门的绝佳时机。但是,里德家并不是这条街上最富有的住户,他家的车子还停在前院停车场上,非常明确地显示了这家人并未外出。而隔壁有好几家住户,远比里德家有钱,因为烟火表演结束得太晚,准备在镇上住宿一夜再回来,他们的车子没有停在房子前面,家里一片漆黑,明明是入户偷窃更好的选择,而歹徒却直奔里德一家而来,这是为什么?

其次,里德家遭窃的东西,是挂在门廊上的里德太太女包和里德先生公文包里的一些现金,和里德太太梳妆台里的一些珠宝,那些珠宝并不值钱,合计不到三百美元。然而,里德先生位于一楼的办公室抽屉里,有一沓两千五百美元的旧钞票,这是他周五刚从一位农场主那里拿到的欠款,因为临近银行下班没来得及存。歹徒完全没有去办公室翻找,轻易地就放过了这些现金。是因为杀人后他心虚了,所以迅速逃离现场吗?

第三,里德夫妇是在睡梦当中被杀的,凶手向乔纳森·里德刺了十二刀,佳思敏五刀,致命伤均在咽喉,而且均是第一刀。换句话说,在第一刀刺下之后,里德夫妇便当场身亡,而凶手仍然丧心病狂地刺了余下合计十五刀,乔纳森的脸部被扎得稀巴烂,几乎无法辨认。如果说这单纯是为了使他们瞬间死亡并失去反抗能力,似乎不是事实,因为凶手是刺了乔纳森十二刀之后,才杀死了佳思敏。为什么睡在丈夫身边的佳思敏毫无反抗?为什么凶手能好整以暇地在乔纳森身上发泄完残忍之后再刺杀佳思敏?

基于这些怀疑,法医在尸检中安排了毒理测试,随即发现,里德夫妇血液中含有大量安眠药成分。这一发现让警方的调查方向完全改变,也让接下来的调查指向了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可能。

佳思敏·里德有失眠症状,因为镇子上只有一家诊所,她倾向于每个月去一次,一次性开一个月的量。案发前三天,她去了一趟诊所,根据药房记录,她领取了一个月的分量。然而从浴室里找到的安眠药瓶来看,有三分之二的药片不翼而飞。

里德夫妇习惯于睡前喝一杯红酒。由于乔纳森·里德爱整洁的习惯,睡前他把酒杯放进了洗碗机,但是从那瓶未被喝完的红酒中,检验出了高浓度的安眠药成分。而当晚,根据孩子们的口供,他们是在自己家吃了晚饭,并未有外人到访。

鉴于这一切,警方不得不开始考虑家庭内部成员作案的可能。

由于乔纳森·里德被刺中了大动脉,凶手快速举刀又快速扎下,床头护板和墙壁上溅有大量血液。现场的照片被送至郡警的实验室,血迹鉴定专家在仔细分析了血迹方向后,断定刺杀者臂展约四英尺八英寸,比美国成年男子的平均臂展——约为五英尺五英寸——短许多,刚好符合一个十二岁男孩子的标准。

当调查线索逐渐集中到弗朗西斯科·里德的身上之后,另一条令人不安的线索出现了:他曾经在童子军夏令营得到过“探索勇士”勋章,而这个勋章伴随的奖品,则是一把货真价实的猎刀。无论是锋刃,还是背面的锯齿,都与这桩双重谋杀案中的凶器一模一样。

当警方把这些事实摆在弗朗西斯科面前时,男孩突然沉默了下来,无论警官威逼、利诱、哄劝,他都一言不发,两片嘴唇像是被铁水焊死了一样死死闭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最新小说: 官路鸿途 离婚后,我中奖两个亿 分手后,谭小姐给总裁挂男科了 侵染者 开局系统奖励,女友为我幡然悔悟 成为厨神后,前妻悔不当初 失声 离大谱!离婚后肖总变追妻舔狗了 长生灵鸡 重生:你妈抢我公司,那我就当你后爸 学霸穿书:重生九零一路发 酒厂魅魔,在线○○ 快穿:我咋在各世界全是女配? 女尊星际穿越,五夫开局孕五崽 七零男主恶毒小妈,但躺赢 拔份 二婚嫁豪门,撩爆前男友的禁欲小叔 抛夫弃子的我重生了[七零] 综穿之谁都别想做我的主 是你偷了我的法师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