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徐礼篇——食雾人 (第3/5页)
第二日,太阳还未升起,少女便在院中撒了食盐,烧起了旺火。不一会儿,奇象便生了,院外只是晨雾弥漫,院内却下起了小雨,接着杏树下的浓雾散去,一个洞口隐隐现出。
穿过那洞口,他来到一个诡异的山谷,谷内黑水横流,岸草丛生,高不见顶的大树遮住了阳光,龙须般的树根盘根错节的在地面横趴着,没有花朵与蜂虫,只有爬虫在其中扭曲着……
鬼师看了一眼他的手串,摇头道:“素华所托非人啊。”然后又深深叹息一声:“天意难违啊。”
那时的他还不明白鬼师的喟叹,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灵气行
那手串是素华的定情之物。
她用自己的一生为保,向鬼师荐了他。所以出师后,他双喜临门,得了了不起的本事,娶了本就钟意的樊素华。
俗话说学以致用,世俗中还有很多心结没有打开,也有很多愿望没有实现,所以他从未想过要平地飞升,只想着早日将祛病延年之术,转化为时下天子汲汲而求的炼丹术。只可惜,历经多年试炼,都算得炼一颗丹的周期太长了。恐怕,丹未成,人已亡。他等不了那么长时间。于是探得世间灵气最旺的几地后,他选择了天子一同要去的泰山。
泰山之行很顺利,他不仅取得了泰山的灵气还借来了天子的力量。凭着天子的力量,他将去往更远的海外仙山,搜集更多的灵气。
他到达了传说中的仙山,只可惜传说之所以是传说,就是因为夹杂了太多的想象和虚构。真正的仙山上住得不是神仙灵兽,而是普通的凡人。山的灵气早已被耗尽,只不过是另一个中原的复制。
他失望至极,也焦虑着如何同天子交代。在岛上徘徊数日之后,他得到了此处岛民有关真正仙山的传说。一说是在海的底部镜像着一座山,山中有异兽,食之骨血可长生;另一说是沿海西行,深处有一岛,岛中有山,山中灵气甚旺,滋养了很多灵草瑞木和精兽,但日常岛不可见,只有海上起大退潮之日,海鱼搁浅,珊瑚上翻,才能望见岛的方向。
即使传说为真,哪一条路都很难走。
造一艘大船,还时需三年,更何况他已经年过半百,时日无多了。樊素华的身体也早已不复当年。年轻时如猿猴般在山中行走的她,也逐渐趋于安静,喜欢每日望着那长盛不衰,年年挂果满树的大杏树呆坐。
人都老了,那棵杏树依然越长越旺。都言杏树之寿,不过两百,那棵老杏好像古到人们都不知道它的真实年龄了。山下每一代人描述它,总是说半山腰的云雾里,有一棵三人合抱而不围的大杏树,春来花如白雪,夏至熟果如金,飘香十里,闻着垂涎,吃上一颗满口生津,神清气爽……仿佛也成了一个传说。
或许是因为希望的破灭,也或许因为过度焦虑,也或许是因为其他,出师后从未生过病的他在回程的路上病了,还有些严重。
侥杏
窗外传来了“悉悉索索”的声音。三个小孩来偷果子吃了。他们其中一个在树下等着落果,另外两个攀在树上将看中的果子连枝带叶一起扔了下来。
地上一层被强行摇落的叶子和树枝,看上去很让人心疼。
但樊素华只是站在窗口偷偷望着孩子们的动作,并没有走出门去。她一直都是这样,大人来偷杏,她必定连追带赶,如果是六岁以下的顽童,她不仅不会出去,还会刻意压低家中的声音,以防吓走了树上的孩子。
她喜欢孩子。但他们一直没有孩子。
他一直有所内疚,他把未能生子的原因归结为试丹太多,伤了身体。
孩子们在外面闹得热火朝天。她走到床前摸了摸他虚弱的脉搏,看了看他因腹内火旺而烧得通红的面容,不禁露出了心疼。
“要不请鬼师出来看看?”这不是她第一次如此建议了。因为能用的药石都用了,他的病并没有好转,反而五脏六腑在加速衰竭,就如同九十岁的老翁一般。
“还是算了,鬼师如知道我没有潜心修炼,而是另辟了蹊径炼延寿丹,不仅不会医治我,还会将我逐出师门。”他说得不无道理。
鬼师虽鬼,但一直要弟子走正途。他分不清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走了邪路,但掺杂了太多欲望和野心,必定也会被鬼师唾弃。
樊素华叹了一口气,眼中似有很多言语,口中却一句都说不出来。
她望着窗外在树下拾杏儿的童子说道:“非要走这一条路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