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横越太平洋(I) (第4/5页)
由于绳索承担所有压力,我们整夜都听到绳子摩擦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好像是黑暗中有一个“抱怨合唱团”在我们四周唱着歌:每一根绳子仿佛随着粗细、松紧的不同,而有着属于自己的“微词”。
于是,每天早上我们都得彻底检查所有的绳子,甚至由两个人紧紧抓住一个人的脚踝,让他把头伸进水里,检查木筏底部的绳子是否都完好。岸上那些专业水手说,绳子只能维持两个星期,之后就会开始磨损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磨损的迹象。而且直到出海很远后,我们才发现原因:轻木的木质很软,尽管滑动摩擦,绳子不但不会被木头磨破,反而会逐渐嵌进木头里,受到木头的保护。
大约一个星期后,大海转趋平静,海水也由绿色转成蓝色。我们不再往正西北方前进,开始朝着西北偏西的方向航行,由此,我们第一次有种已经脱离沿海洋流的感觉,也升起了航向大海的微渺希望。
这一天是巨浪第一次没来骚扰我们,我们甚至还注意到木筏周围有鱼,但是因为在全心全意掌舵,根本没想到要钓鱼。第二天我们无意间撞到一大群沙丁鱼,过了不久,一只八英尺长的蓝鲨游了过来,它摩擦船尾,翻身现出白白的鱼肚,当时赫门和班特正赤脚站在那里掌舵,它在我们周围玩了一会儿,然而等到我们拿出鱼叉准备行动时,它却不见了。第二天则是鲔鱼、鲣鱼和海豚来拜访我们。还有一条飞鱼“砰”的一声跌在甲板上,于是我们将它拿来当饵,马上就拉上来两条二十磅到三十五磅重的大海豚(旗鱼),我们吃了好几天。在轮流掌舵时,经常可以看见很多不认识的鱼,有一天还来了一大群鼠海豚,浩浩荡荡地朝我们游过来,我们就在桅顶上观赏它们黑色的鱼背在水中上下翻滚,一整群地撞击木筏的侧面,还四处跳上跳下。此外,我们越接近赤道,离海岸越远,飞鱼就越常见。等我们终于进入了蔚蓝的水域,四周大海静静地流动着,阳光闪耀、平静无波,只见阵阵微风吹皱了海面,突然,这些飞鱼就像下飞弹雨一样,闪耀着光芒,从水里弹射出来,呈直线飞行,直到力气耗尽了,才消失在水面下。
入夜后,如果我们在外面摆上煤油灯,就会吸引大大小小的飞鱼飞射上木筏来。它们经常撞上船舱或船帆,然后无助地在甲板上翻滚,因为它们不在水里就无法起飞,所以只好像长着胸鳍的大眼鲱鱼般,无助地躺在原地乱蹦。有时候,甲板上会有人突然爆出一连串骂人的狠话,那就是冷不防被冰冷的飞鱼狠狠打到脸了。由于它们常是鱼嘴在前,以极快的速度飞射过来,所以如果你的脸被打个正着,绝对又辣又痛。但是作为受伤的一方,我们很快就不再计较这场无谓的攻击,不论海上有多少不便,它神奇的魔力都足以令我们臣服,居然能从天而降一道美味!通常,我们都把这些飞鱼煎了当早餐吃,不知是鱼本身味道好,还是厨师手艺好,抑或是我们当时的食欲好,一旦剥除了鱼鳞,它就像小鳟鱼一样美味。
厨子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到甲板上,捡前一天晚上摔落的飞鱼。通常都会有十几条,有一次,木筏上居然躺了二十六条肥大的飞鱼。有一天早上,诺特非常不高兴,因为他站在那里手握煎锅爆香时,一条飞鱼用力撞击了他的手,而不是乖乖地跳到煎锅里。
不过,我们是直到有一天早上,托尔斯坦醒来,发现有一条沙丁鱼躺在他的枕头上,才终于深刻体会出我们与大海的关系究竟有多亲密。因为船舱的空间很小,托尔斯坦躺下时,头正好在船舱门口的位置,假如有人夜里走出船舱,不小心踩到他的脸时,他还会咬那个人的腿。当时,他抓起沙丁鱼的尾巴,有点感同身受地对它说,他完全理解所有沙丁鱼在罐头里受的是什么罪。于是第二天夜里,我们终于良心发现,自动将腿收进来一点,让托尔斯坦有更多空间。不过接着却发生了一件事情,害得托尔斯坦挪到放无线电装备的角落,躺在厨房用具箱子上睡觉。
那件事发生在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当时天色阴暗漆黑,托尔斯坦照惯例将煤油灯放在他的脑袋旁边,如此一来,守夜的人从他的脑袋上方爬进爬出时,才看得到自己双脚落下的位置。
……大约凌晨四点,托尔斯坦被倒下来的煤油灯吵醒,他感觉有个又冷又湿的东西在他耳朵旁拍打着。“飞鱼。”他心想,于是在黑暗中用手摸索着,准备抓到后把它扔掉。结果,他却抓到一条长长的、湿湿的、像蛇一样蠕动的生物,仿佛被火烫到似的,他立即放手。就在托尔斯坦捡起煤油灯试着点亮之际,这个在黑暗中看不清楚的访客扭动着逃到了赫门那里,赫门也跳起来,把我也吵醒了,还以为是章鱼半夜爬上船呢!
结果,当我们拿灯来照时,赫门正一脸胜利地坐起来,手上捏着那条长长细细的鱼的脖子,鱼在他手上像鳗鱼般扭动着。这条鱼超过三英尺长,身体像蛇一样细,有浑浊的黑眼睛及长长的嘴,看起来贪婪的下颚上长满了一长排尖利的牙齿。奇怪的是,它的牙齿像刀子一样尖锐,却能够往后折起藏在上颚处,以便腾出空间来吞食东西。也许是赫门捏得太紧,突然从它的嘴里吐出一尾八英寸长的大眼白鱼,接着又吐出另一条类似的鱼——这两条显然是深海鱼,是它之前吞掉的,已经被它的牙齿撕得伤痕累累。蛇鱼的背部是带点蓝色调的紫罗兰色,腹部呈铁青色,当我们抓着它时,它的鱼鳞已经自动脱落。
由于太吵了,班特终于醒了,我们把灯和这条鱼送到他面前,他从睡袋里睡眼惺忪地坐起来,严肃地说:
“不,不可能有这种鱼。”
说完静静地翻了个身,又睡着了。
班特说得也不算错,因为后来才知道,当时在船舱里围着煤油灯坐成一圈的我们,是第一批看到这种鱼活着的样子的人。在南美洲沿海地区,以及科隆群岛上曾发现过这种鱼的骨架,鱼类学家称这种鱼为鲭皮勒丝(Gempylus)或蛇鲭鱼(Snake Mackerel),认为这种鱼应该是生活在很深的海底,因为不曾有人见到过活的蛇鲭。如果它真的生活在深海底,那一定是只有在白天的时候,这时阳光太强,它的大眼睛会被刺伤,所以只能待在海底;到夜里,鲭皮勒丝就会游上水面,然后爬上船,我们不就在木筏上亲身经历了吗?
一个星期后,又来了一尾同样的鱼。当时也是凌晨四点,虽然星星仍然闪耀着,但是月亮落下了,所以天色很暗。木筏航行得很顺利,当我值班结束时,我沿着木筏的边缘绕了一圈,看看是否事事都井然有序,好让下一个人接班。照惯例,我在腰际绑了一条绳子,手上提着煤油灯,小心翼翼地避开桅杆,沿着最外围的原木前进。原木又湿又滑,却突然有人出其不意地从我身后拉住绳子,还不停地扯动,害得我差点失去平衡!我气极了,但是等我提着灯转过身,却没看见半个人影。这时,绳子又被扯了一下,我这才看见有个亮闪闪的东西在甲板上扭动——又是一条活生生的鲭皮勒丝!这回它的牙齿咬入绳子太深,所以即使我后来把绳子拿出来了,它的牙齿还是断了好几颗。也许是提灯的光映在弯曲绳子上的反光,吸引了我们海底来的访客,它满心希望,跳上来就能吃到一条美味的鱼鲜了,却没想到自己的结局会是浸在福尔马林的罐子里。
对脚下就是大海、缓慢而沉静漂流着的我们来说,大海里有很多奇珍异兽。一个运动员跑步穿过森林,回来时也许会说在森林里没看见什么野生动物,但是其他人如果在森林里的一棵残株上坐下来等待,经常就会听见窸窸窣窣、噼噼啪啪的声音,眼睛就会忍不住好奇地搜寻了。在海上也是一样。我们通常是搭那种引擎与火花塞会轰隆轰隆碰撞、船头还会激起一堆泡沫的大船,在海上破浪前进。于是,我们回来之后,就说海上实在没什么可看的。
而现在,我们在大海的表面漂浮,却发现各色好奇的访客,没有任何一天缺席,它们总是扭扭摆摆地来到我们身边,其中有些生物和我们混熟后,譬如海豚和领航鱼<a id="jzyy_0_55" href="#jz_0_55">(6)</a>,就日日夜夜跟在我们身边,陪伴着木筏横渡大海。
夜晚来临,热带黑暗的天空里繁星闪烁,我们周围的磷光也跟着闪动,与星光遥相呼应。单薄的浮游生物看起来好像着了火的煤炭球,简直可以乱真!所以,当这些发亮的小弹丸随着海水从船尾冲往我们的双脚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赤裸的双脚缩起来,等到捞起这些浮游生物,才发现它们原来是闪闪发光的小虾。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有时会感到害怕,因为海里会突然升起一对闪着幽光的圆眼睛,守在木筏旁边,眨也不眨、催眠似的瞪着我们——搞不好是海洋老人<a id="jzyy_0_56" href="#jz_0_56">(7)</a>来访。其实,通常只是大乌贼游上来,在水面上漂浮,这时它们恶魔似的眼睛浮到水面上瞪视这些人类。有几次大海平静无波时,木筏周围的眼睛在黑暗中闪耀着,宛如磷光;有时候,是深水鱼闪亮的眼睛,它们在夜晚游上来,对眼前摇曳的灯光感到疑惑,于是,水里会突然地冒出好几个直径两三英尺的圆脑袋,动也不动地浮在水面上,用闪闪发光的眼睛瞪着我们。还有几次,我们清楚地看见水里有直径超过三英尺的光球,不定时地闪动着,就跟电灯时开时关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