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重逢 (第3/5页)
敏子的父亲名叫萩谷义一,生于一九三〇年,母亲和子,比先生小两岁。
“我父亲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但我都不认识。哥哥在南方战死,听说连遗骨都没有送回来。姐姐在战后不久便病死了,可能是因为营养不良的关系。听说两人都很杰出。”敏子苦笑着扭动身体,“哥哥——应该说是我们的伯父,听说很有学问,我祖父很期待他能成为学者,可是却被战争夺去了生命,也难怪祖父会很难过。我父亲在学校的表现很糟糕,常常被骂说:留下你有什么用!”
仿佛被说的人是自己一样,敏子难为情地遮住嘴巴。
“祖父一喝醉就常那么说,后来甚至还跟父亲吵架。两人之间的关系始终不好。”
不过才追溯现年五十三岁的萩谷敏子的上一辈,就已经碰触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所留下的痕迹。别说是战后,如今提到昭和时代都有种遥远往昔的错觉了。
“父亲离开行德的家开始自己做生意,或许是对祖父的一种反抗吧?当时应该是抱着以后走着瞧的心态离家出走的吧?当然我是不知道的,这些是事后听母亲和哥哥说的。”
祖父名叫萩谷岩,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个性很顽固的人。
“不过你父亲还真有勇气,去了完全陌生的地方发展。”
敏子听了大笑。“是吗?可是我母亲说他是被别人骗的。”
“被骗了?”
“是啊。一个嘴巴很甜的人告诉他说:板桥今后会很有发展。我父亲就心动跟着去了。我是不记得了,哥哥说一开始有段时期父亲是跟别人一起做生意的。”
“是合伙人吗?”
“是的。父亲只有小学毕业,不懂得记账,回到老家后,也始终没有学会。那些工作全部都是我母亲在做。我想当时他一个人要从头开始学做生意,实在太勉强了吧。”
敏子的语气不带责备的味道,目光透露出怀念之情。
“战时我父亲好像在军用工厂工作过,不过他是懒鬼,绝对不是会认真工作的人,整天只幻想如何大赚一笔。越是这样的人就越容易受骗上当。啊,这也是我母亲对我们发牢骚听来的。”
“你母亲叫做和子吧?”
“是的。他们夫妻整天吵架。或许那个年代的父母都是那个样子吧,被生活逼得喘不过气来。或许有钱人家就不一样吧?”
敏子眨了一下眼睛,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
“哎呀,我说这些一点帮助都没有。总之我父亲回老家后,开始帮忙照顾餐厅的生意。”
在老家的生意还算是成功,为了应付夏天来海滩挖蛤蜊的客人还摆了个小摊。敏子至今仍记得许多客人上门的盛况。
“我大哥——就是叫做松夫的哥哥。”
长子萩谷松夫,一九五一年生。
“很认真地帮忙做生意,不是忙着刨冰,就是帮忙烤鱿鱼。”
“你也帮家里做生意吗?”
“忙的时候就得全家总动员。以前的小孩都很认真工作的呀,老师。”
其实滋子和敏子的年纪只差了一轮,可是光听两人的对话,感觉好像敏子年长许多。
虽然心里不是很情愿,但找不到其他营生只好打理老家餐厅的萩谷义一,这一次似乎没有搞砸生意。
“当时生活很穷,但父母还是抚养我们五个小孩长大成人。”
尽管嘴里说这些往事对调查没有帮助,但大概是打开话匣子了吧,敏子又说了一段往事。萩谷家原本是在木更津打鱼营生,祖父萩谷岩移居到行德是在战争过后。
“因为很难得到粮食,一开始根本也开不成餐厅,只能算是黑市。家里进各种货,用扁担挑着到东京去卖。至于卖吃的,大约是在朝鲜战争开打的时候,那时候社会逐渐安定,生意也跟着景气起来。因为有生意,便开店了,而且很快地也卖起了酒。”
“有点像是餐厅又像是居酒屋的店吗?”
“没错。”敏子点头说,“虽然我祖父自己喝掉的比较多。”
“他是借酒壮胆。”敏子边笑边补充。
“喝醉后便开始吹嘘萩谷家的荣耀,说什么我们家可不只是打鱼的,追溯到更早以前,祖先可是房总的乡士,也就是当地的武士,还拥有自己的领地。”
“嗯……嗯……”
“据说我们本姓是‘矢作’(Yahagi)。到了江户时代,由于没有仗好打,才改以捕鱼为生;在那个时代,拥有制作武器的姓很危险,所以改姓为Hagiya。萩谷的汉字是后来加上去的,而现在的发音Hagitani也是错的。不过这些都是祖父自己说的,并没有家谱可以佐证,到底可信度有多高也不知道。”
“因为你祖父的性格如此,也难怪他会以长子有学问为傲。”
敏子用力点头说:“我父亲老是被拿来作比较,也真是可怜,毕竟跟死人是没得比的,任何人都一样。”
假如萩谷岩开餐厅是在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那就是一九五〇年。义一的长子松夫生于一九五一年,长女敏子生于一九五二年,当时义一与和子两夫妇住在板桥;换句话说,义一因为不想接手父亲餐厅的生意而离家出走,然而自己的生意失败,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家帮忙。
滋子试图调用自己贫乏的现代史知识。一九五〇年应该是——昭和二十五年。是否就是当时的大藏大臣池田勇人说出那句名言“穷人去吃麦子吧”的时候呢?那是日本这个国家还在复兴的阶段。由于朝鲜战争的需求,使得日本经济自此开始急速发展。
当时已经没有配给制度了吧?还需要外食券吗?早知道父母提起当年的旧事时就应该认真听。刚才听说“燃料的生意”,自己居然反问“类似现在的加油站吗”,也未免太扯了。既然是对一般大众销售的燃料,以当时来说,应该就是木炭或泥炭吧?不论是大型货车的出现使得运输业兴起,还是私家车风潮的兴起等是更晚以后的社会情势吧?
滋子感觉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战争结束,百废待兴,一个已经无心再回去捕鱼,在持续从事黑市买卖的过程中,发现今后卖吃的生意应该安全无虞的父亲,和一个颇具有野心、看准了今后需求量肯定会增加的家用燃料市场而决定放手一搏的儿子,而且这个儿子长期以来屡受被父亲看不起的挫折。
然而他的尝试失败了。事实上,萩谷义一可能是被比他更聪明狡猾的某人给骗了。每个时代都有所谓的创业诈欺,尤其是在社会焕然一新,今后将欣欣向荣,人们胸怀大志的昭和时代,这社会存在着很多这种顺应时势招摇撞骗的坏蛋!
义一带着妻儿回到老家,内心肯定充满了复杂的愤怒与挫败感吧?
一想到萩谷餐厅卖的那些菜色,就感到既可悲又可笑。尽管事实证明在这片因为前来海水浴场玩和挖掘蛤蜊的游客众多而门庭若市的土地上做吃的生意是正确的,甚至又在海边开了一家路边摊,但义一是否能够欣然接受呢?
“这么一来,你父亲反而更觉得在你祖父面前抬不头来吧?”
敏子用力拍了一下手说:“嗯,正是如此。老师说得没错。”
“而和子——我是说你母亲则是成天跟你父亲吵架……”
“父亲在母亲面前也抬不起头来。”敏子收起了笑容,“在板桥做生意失败,让我母亲吃了很多苦,好像善后都是我母亲一手包办。所以就……您知道的。更何况我母亲本来就很强势,我父亲一向也很依赖她。”
滋子忽然想起以前采访的某个人说过的话: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不是由他本人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周遭的人。
尽管眼疾手快却缺乏经验、脚步不稳的义一,身边除了有个性坚强脚踏实地的妻子外,还有生意头脑虽非一流,却凭着实干精神习得经商哲学的父亲。义一的一生就夹在他们两人之间,幸福与否的决定权也从手中被夺走了……
这样的父母,生育了敏子他们五个兄弟姐妹。滋子一边看着誊本上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一边在记事簿上写下他们现在的年龄。
长子 松夫 五十四岁
长女 敏子 五十三岁
次女 孝子 五十岁
三女 光子 四十七岁
次子 高志 四十六岁
滋子打算待会儿再询问他们的近况以及和敏子之间的往来情形。
“你祖父现在应该已经不在人世了吧?”
不知道为什么,敏子愣了一下才点头说:“应该是在一九六五年吧,还是一九六六呢?我们到了行德后大约过了十年,他就脑中风过世,因为太爱喝酒喝过了头。”
另外她还提到祖母过世是在二〇〇〇年的秋天。
“你祖母算是相当长寿啊。”
“嗯,刚好活到一百岁。”
听说是敬老节那天收到自治团体送来的祝寿金后就立刻倒下,送进医院住了几天便天人永隔。
“因为衰老而寿终正寝。当时邻居们还很佩服地笑说,该拿的都拿到了才撒手,果真符合她的个性!”
滋子看了一下誊本。“就是这位萩谷千夜吗?”
“没错。过世前四五年身体开始变弱,常常卧病在床,倒是头脑到临死前始终都很清楚。”
“是位女家长吧?”
敏子不解地反问:“咦,你说什么,老师?”
“啊,对不起,女家长就是指掌管家中权力的妇女。”
“哦……”敏子轻轻握着拳抵在嘴上,想了一下说,“说得也是,原来都是祖母一个人在掌管着呀,搞不好真的是那样。”
滋子从这个动作忽然感觉到敏子所引以为耻的隐情或许就是从这里发端的,但也许是自己想太多,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在滋子发问之前,敏子曾多次说到祖父萩谷岩的事,却完全没有提起萩谷千夜的名字,看来的确是有什么隐情。萩谷敏子对于不想说的话题似乎有种故意略过不说的习惯(大概她本人也没有意识到)。
“你父母现在还在吗?也就是阿等的外祖父外祖母。”
因为话题提到了过去,要想拉回到现在来,滋子故意说出阿等的名字。只是“外祖父外祖母”的字眼让敏子做出惊讶的反应。
“哦,不,他们两人都已经不在了。”
两人应该都只是七十出头的年纪。
“他们两人都去得早。我父亲五十五岁就过世了,母亲呢……”敏子仰头数着指头,然后才回答,“应该是五十八岁吧。才刚做完父亲的第七次忌日后就死了。”
“也是因为生病吗?”
“嗯,癌症,和我父亲一样。父亲是胃癌,母亲是子宫癌。换作是现在的话,早点检查出来就能治好,而且也有药,或许还有救。”
萩谷义一死于一九八五年,和子死于一九九一年。
“家里的生意由大哥继承,也就是松夫。应该说大哥从高中一毕业就在家里帮忙,几年下来生意做得比父亲还起劲。甚至我母亲还经常征询大哥的意见。父亲过世的时候,大哥也有家室了,自然就接手了。”
“现在也是吗?”
“是的。”敏子虽然马上回答,但表情一瞬间显得僵硬,“生意做得很大。昭和四十五年左右,东京近郊兴起一阵住宅地开发热,行德一带也不例外。大哥应该也是对时代的变动十分敏感的人吧。他说继续经营居酒屋、海边小店,发展很有限。还说到时候海边会被填地,附近都会变成住宅区。”
“颇具慧眼嘛。啊,我是说他的眼光很锐利。”
“哦……是吗?”
敏子应该听懂了那句话,却有些答非所问,令滋子觉得她话中有所隐瞒。
“于是我们就搬家了,搬到浦安。”
在昭和四十七年,也就是一九七二年。那年义一四十二岁、松夫二十一岁,高中毕业后才过了三年。
“是因为听了你大哥的意见吗?”
“是的。”
“事业心最旺盛的父亲没有反对吗?他应该对行德的店和老家很有情感吧?”
“话是没错……不过因为……”敏子停顿了一下,“祖母也站在大哥这边。”
女家长萩谷千夜。这么说来,原来敏子都称千夜为“祖母”。
“我想是因为要开挖地铁等实际的考虑,加上也想搬到大一点的车站附近发展吧。可是国铁船山站一带地价已经高得我们买不起,所以才选在浦安。大哥这个人虽然有些想法,但常常也是胡乱猜测的吧。可是祖母……”
她要家人听从松夫的意见。
“毕竟掌握家中大权的人是你祖母,她的意见很有分量吧?”
“嗯……话是没错啦……”
敏子似乎有难言之隐。
“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为了促使敏子开口,滋子委婉地问。
敏子盘起肥胖的手臂,犹豫了一下才叹口气说:“该怎么说呢?说出来很像是胡言乱语。老师,我担心您听了会笑我。”
“我不会笑你的,请说吧。”
“是吗?因为太凑巧了,显得不真实,让我有些说不出口。总之我还是先说吧。”
说完又停顿了下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祖母她这个人……是那种……会被神明附身的人。”
滋子不禁“啊”的轻呼一声,感觉一切都豁然开朗了。原来如此!
“就是通常所谓的千里眼吗?”
敏子微微向上的目光像是在窥探滋子的心思一样。“她也一直在做类似灵媒的工作。听说还蛮准的。”
答应说好不笑的,但滋子还是笑了,敏子尴尬地身体缩小了一圈。
“看吧,老师果然还是笑了。”
“对不起。原来阿等的外曾祖母是那种人呀。”
敏子赶紧挥舞着双手说:“可是老师……不是说那样阿等就……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不是因为那样才拜托老师调查阿等的事。所以我才不知道如何开口……这听起来很像在骗人吧?”
“不会的,”滋子也摇着手说,“我不那么认为。你只是不想让我有先入为主的想法,我知道,你放心吧。”
总之搬家与生意移往浦安是千夜作了“神明指示”的保证所致。
看来萩谷义一不仅被顽固的父亲压着头,被强势的妻子坐在屁股下,对于如女巫般的母亲所作的指示连反驳的余地都没有。
“刚才我没有提到,有关我父亲提起要到板桥做生意时……”
“是的。”
“祖母说过一定不会成功,还是放弃的好。这件事我没有亲耳听见,也是听来的,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话虽这么说,我母亲也对我父亲说:‘义一,你会被骗的。到时候肯定会被榨干丢到一边的。’”
意思是说:就算没有千里眼,只要有点常识也能作出相同的预测吧。
“其他还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吗?”
“就是……松夫大哥……她站在我大哥那一边呀……说要搬家的时候。”敏子显得吞吞吐吐的。“祖母也说过这些话。松夫,你父母都活不久,两人不到六十就会过世的,所以你要趁现在好好掌管家里的生意,不管你父母说什么都不用听。”
“哦……”滋子低吟。
“这是我亲耳从松夫大哥那里听来的。大哥当时也吓到了。可是我父亲真的五十五岁就过世,母亲也没活过六十。当然很令人震惊。”
“那你大哥一直都很相信你祖母的眼力了?”
敏子毫不犹豫地重重点头。“那还用说。”
“现在也是吗?”
“嗯,现在也还相信。”
瞬间敏子眼中亮起一道强光,立刻又转弱消失,脸上笼上阴影。滋子心想,这个名叫千夜的女家长肯定对敏子及阿等的人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这些往事绝非毫无用处的闲话。滋子脑海中闪过敏子说的那句话:我和阿等根本不被家里承认。
“老师您去过东京迪斯尼乐园吗?”
滋子眨了一下眼睛。“嗯,去过几次。”
“真是很棒的游乐园呀。啊,不是游乐园啦,应该叫做主题乐园才对。”
“阿等喜欢那里吗?”
“我只带他去过一次。”敏子寂寞地微笑后接着说,“那是搬到浦安后不久,祖母又说话了。她说不用十年,这附近会盖很大的游乐园,一个任何人都没有看到过,像在梦中才有的漂亮游乐园,会有很多人来,来自日本各地。所以千万不能放弃这个做生意的好机会!”
“这些话你大哥也听进去了?”
东京迪斯尼乐园于浦安开幕是在一九八三年,距离萩谷家搬迁是十一年,而非千夜预言的“不用十年”。
不过早在开幕之前就有收购土地的风声,在当地应该是很热门的话题吧。在JR京叶线通车之前,利用公共交通系统前往迪斯尼乐园都得经过浦安,自然会为该城镇带来繁荣的契机。因此类似的预测,只要是生意人,就算不具千里眼也看得出来。
“是不是因为听了祖母的话我不知道,但结果松夫大哥的确是做对了生意。”
“生意做得比你父亲还要成功吗?”
“是的,拥有好几家餐厅和超市。现在不仅是在浦安,连东京市里都有店面,生意做得很大。”
听她的语气感觉不出来身为妹妹的人为自己哥哥的成就感到高兴与骄傲。
滋子确认了一下数字录音机照常工作,并翻阅了一下记事簿。敏子不安地看着她的动作。
“我们回到前面,搬到浦安的时候,你刚好是二十岁吧。之前你说过在初中毕业之前都住在行德的家……”
“是的,我不像大哥一样念过高中。初中一毕业便开始工作,那是一家有员工宿舍的公司,我一直都待在那里。”
公司位于厚木,是家大型的汽车工厂。
“那是学校介绍我进去的,一整天都得站在运输带前工作,我的脚因此锻炼得很强壮。”
敏子上班的时候,她的父亲义一还在经营餐厅。他认为年轻女孩做餐厅的工作不太好,曾经劝敏子最好找个正经工作,然后嫁给脚踏实地的上班族。
“我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松夫大哥还是学生,底下的妹妹和弟弟正是最能吃的年纪,所以我领了薪水……”
“你都会寄回家里帮助家计吗?”
“嗯。虽然不是很大一笔钱。”
滋子对她微微一笑,然后问:“你工作的时候,应该曾考虑过结婚的事吧?”
“是……有人来提过。那个时候我们家刚搬到浦安没多久。”
据说是通过上司介绍的。
“所以也相过亲啰?”
敏子慢慢地摇摇头,说是祖母反对。
“又是你祖母的意见吗?”
滋子差点脱口说出“神谕”两字,还好及时改了过来。
“她说不能让敏子随便结婚,这孩子只会招惹坏男人!”
“她是真的看得见未来吗?”
“这个嘛……”
“你父母难道没有反对你祖母的意见吗?还有你大哥……”
啊,对了,松夫不可能,他很相信祖母。
“我父母……曾请求祖母让我做我想做的事,可是在萩谷家祖母说的话就是圣旨。”
“你大哥怎么说?”
“他要我听从祖母的意见。”
结果两年之后,敏子辞去了工作回到家里。
“因为家里生意越做越大,大哥要我回去帮忙。”
敏子乖乖地答应了大哥的要求。
“从此你就一直待在家里吗?”
回答一声“是”之后,敏子又变得沉默起来。滋子多少掌握要领了,试着改用具体的问句了解详情。
但是一旦获知真相后,滋子不免大吃一惊。原来,敏子乖乖地辞掉工作,按要求回到家里,结果竟是帮忙做家事。
长子松夫继承家业后,父母也帮忙发展事业。底下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接连学校毕业后都步入社会,只有敏子一个人被困在家里,而且还被赋予一项“重要”的任务——照顾千夜。
敏子辞职回家的时候,千夜已经七十好几了,虽然还没老到需要旁人看护,但年事已高却是不争的事实,总是要有人照应。而且一如住在行德一样,搬到浦安后的千夜依然在从事“灵媒”工作,也渐渐做出名声,常有客户上门,所以需要有人帮忙。
滋子稍微探出身子,半开玩笑地低声询问敏子:“你祖母的‘神谕’真有那么准吗?”
敏子显出很困惑的样子。“好像是很准,据那些上门来问事情的客人说。”
“去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老师,您看见过那种小镇上的灵媒吗?”
“在我生长的地方没有看到过。就算是有,像我父母那样的人也不会上门去求教,所以我没看到过。”
滋子以前曾经因为工作采访过通灵的算命师,但感觉两者应该不太一样。
“有许多人来问各种事。比方说小孩的气喘老是治不好,是不是哪里有问题呢?房子要重建,什么时候比较好?还有婚姻的好坏啦、搬家的良辰吉日等。”
“哦,那也会帮人看方位吧?”
“嗯,会的。还有帮小孩取名字。”
“那不就像是庙祝吗?”
“嗯,说得也是,做的事几乎都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