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3/5页)
“你需要一双长雨靴。”他瞄了一眼我的鞋子说,眼神充满嘲讽。就是这样。他讲话时有很重的边境小镇的口音。“工具间有闲置的。”
“我这样就好。”我说。我知道考古挖掘通常在几英尺深的泥泞壕沟里,但要我一整天西装笔挺却套着别人不要的雨靴,动作可笑地跟在这个家伙后头跌跌撞撞,我死也不肯。我想找个东西,一杯茶或一根烟都好,只要让我有借口拖延五分钟,想出来该怎么做就好。
马克扬起一边眉毛说:“随你,走这边。”
说完他就径自沿着活动房屋间的通道前进,完全不管我有没有跟在后头。我快步跟上,凯茜突然对我咧嘴一笑,一副“我赢了”的调皮表情,让我好过了一点。我冲着她抠了抠脸颊——用中指。
马克带我沿着狭长的小径穿过基址,路两旁是神秘难解的土垒和石堆。他走路的样子既像功夫高手又像偷猎者,脚步轻盈稳健,大开大阖。“中世纪的排水沟。”马克指着一处说道。被人弃置的手推车里装满泥土,其上的两只乌鸦应声振翅,察觉我们没有威胁之后,又飞回原地啄土觅食。“那是新石器聚落,这里从石器时代开始就断断续续有人定居,到现在还是。看到那间小屋没?十八世纪盖的,是一九七八年起义抗英的密谋地点之一。”他回头瞄了我一眼,我突然有股荒谬的冲动,想跟他解释我的英国口音,跟他说我不但是爱尔兰人,而且就住在前面转角处,就在那里。“小屋现在的主人是当年小屋建造者的后代。”
我们走到基址中央的石塔边,茂密的常春藤下隐约可见箭镞形的切口,塔侧还有一段倾倒的斜墙。石塔感觉很眼熟,但我就是想不起来它是什么,印象很模糊,这让我颇为沮丧,而且我也说不上来,这种感觉究竟是因为我确实记得看过,还是我觉得自己应该知道。
马克从野战裤里掏出一包烟丝,开始卷烟。他双手手指根部都缠了纸胶布。“十四世纪沃尔什家族兴建了这座堡垒,两三百年之后又盖了一座城堡,”他说,“这里是他们的领地,从那几座山丘——”他朝远方树木蓊郁的层层叠嶂匆匆扭了下头,“到灰色小屋后方的河湾处都是。他们都是反叛者、入侵者。十七世纪,他们经常策马杀进都柏林,直抵拉斯莫恩斯的英国军营抢夺枪支,见到士兵一律斩首,然后扬长而去。英方集结好部队出发追人时,他们早在返回此地的半路上了。”
马克是说故事高手,我眼前不禁浮现出马蹄杂沓、火炬熊熊、豪笑震天和战鼓频催的景象。在他身后,我看见凯茜在缓坡顶端的犯罪现场隔离区一边跟库珀交谈,一边做着笔记。
“不好意思打断你,”我说,“但我想我的时间不够,没法全部听完,我只要简单绕一圈就好。”
马克舔了舔瑞兹拉烟纸,把烟卷好,摸出打火机。“随你,”他开始边指边说,“新石器聚落,青铜时代祭坛,铁器时代圆屋,维京人村落,十四世纪堡垒,十六世纪城堡和十八世纪小屋。”凯茜和鉴证科的人在“青铜时代祭坛”区。
“基址夜里有人看守吗?”我问。
他笑了。“没有。出土器物收藏室会上锁,这是当然的,还有办公室。不过,贵重器物都直接送回了总办公室。我们一两个月前开始锁工具间,因为有工具遗失,而且前阵子天气干燥,我们发现农夫竟然在用我们的水管洒水浇地。不过就这样而已,再说,看守有什么用?再过一个月所有东西就都不在了,除了这个。”他说着拍了拍石塔墙面,我们俩头顶上方的常春藤瞬时传出生物奔逃的窸窣声。
“为什么?”我问。
他瞪了我一眼,一脸难以置信的厌恶。
“再过一个月,”他一个字一个字讲得清清楚楚,“他妈的政府就要铲平这块地方,修一条他妈的高速公路。他们还真大发慈悲,同意做个他妈的交通岛,保留石塔,这样才能吹嘘他们多么努力保护历史遗产,让自己爽。”
他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新闻提到过高速公路的事:冷漠的官员觉得很不可思议,考古学家竟要求纳税人支付几百万重新规划路线。我应该看到这里就换台了。“我们会尽量不耽误你们工作。”我说,“小屋那只狗,它只要看到有人到基址来就会叫吗?”
马克耸耸肩,又开始抽烟。他说:“对我们不会,不过那是因为它认得我们,我们会喂它剩菜剩饭。要是有人太靠近小屋,它可能会叫,尤其是晚上。但如果只走到墙边,它应该不会叫,那里不算它的地盘。”
“车呢?它会对车叫吗?”
“它对你们的车叫了吗?它是牧羊犬,不是看家犬。”他从齿间挤出一缕轻烟。
那么,凶手可以从任何方向到基址来,走马路、从住宅区过来,要是他喜欢挑战,甚至可以溯溪过来。“我想知道的就是这些,”我说,“谢谢你花时间陪我。如果你回去和其他同事待在一起,我们待会儿就会过去向你们报告进展。”
“小心别踩到看起来像古器物的东西。”马克说完就大步走回活动房屋去了。我爬上缓坡,朝尸体所在的地方走去。
青铜器时代祭坛是一块平坦的巨石,长约七英尺,宽、高各约三英尺,由单块巨石直接劈凿而成。祭坛四周都被粗鲁地铲平了,根据鞋子踩在土壤上的感觉判断,应该是不久之前刚弄的。不过,坛边的地面倒是完好无缺,感觉就像一座孤岛耸立在翻腾的土浪中央。祭坛上,青草、荨麻丛生,杂草间闪烁着蓝白两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